电流有速度吗?速度是多少?是光速?

2025-02-23 09:03: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电线导电是因为电子移动,而电子移动的速度大约是光速的0.8倍左右,不过我们是感觉不出来的了。根电阻也有关系,是电子流动速度,属于物质的特性之一。如果足够长是会延时的。

电场是电流产生的根零线火线没关系,只要有电流就会生成电场,然后是磁场,无限的生成,越来越弱的。
-------------------------------------
你太强调零线和火线了,你知道火线有电压零线其实没有电压,就是一根没有电的电线,它只是构成回路的一个部分而已。
零线火线没有质的区别,都是电线啊,我们打比方说吧,零线火线接上灯泡,那么现在火线+灯泡的钨丝+零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现在无论火线零线钨丝通过它们的电流都是相等的,你可以理解为瞬间产生电流,但这个电流就是电子从零线到钨丝到火线流动的。磁场也是同时在三者产生啊,零线火线钨丝都产生了电流也都生成了磁场。

ThisisSmeagol 的答案我不赞同,它跟水管流水的问题不一样的,电流是电子在动,是磁场导致的运动,是场力,而水是普通力作用是同时动,而电子动从原理上是有时间差的。虽然极短!
---------------------------------------
##关于电子移动和电场产生
首先在接通的一瞬间,电压瞬间使电子在局部移动,(电子移动的方向是无方向性的,总的方向是逆电流方向),从而在局部产生了电场,电场周围生成磁场,这个磁场又使局部电子移动从而推动下去,形成电流的。

回答2:

你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有误解。
电流I=Q/t,即i=dq/dt它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的函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上的电量。
他并不像你想得那样,一按开关电流才流过电线产生能量。

你可以把它像成这样的:一段管道里面充满了水,你在管道一头多加一滴水,另一边立刻有一滴水流出来,这之间是没有时间间隔的.
第二个问题 对于场的传播速度问题,等于光速,但在电线中不是,它速度要小一些,因为它是一堆场的延一个大致方向相叠加的矢量和。这些大学物理都不会涉及,还是先弄清基本的吧。毕竟那些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践验证。
第三个可以回答,电场使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回答3:

电流速度几乎接近光速
“按下开关到灯亮的这个时间会不会因电线长度的不同而不同(不考虑电线的电阻)?" 这个问题请再说明一下,谢谢。”
不会不同,就算你把电线绕地球八圈,电流只需要1秒钟就过去了,但需要更高的电压

回答4:

"DemonJuno - 门吏 三级" 不一定是电子移动产生电场,
离子的定向移动也可以产生电场!

回答5:

1 关于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古老的物理常量之一。伽利略曾经建议,使光行一段7.5千米的路程以测定其速度,但因所用的设备不完善而未成功。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迈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速测量方法——利用木星卫星的成蚀。惠更斯根据罗迈提出的数据和地球的半径,第一次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约为200000千米/秒;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得出光速为310000千米/秒;1849年,法国人菲索测得光速是315000千米/ 秒;1850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测出光速是298000千米/秒;1874年,考尔纽测得光速为299990千米/秒。接下来以光速测定为终身目标的是迈克耳孙
迈克耳孙1873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留校教物理和化学。大约在5年后,开始进行光速的测量工作,随后游学欧洲,在德国和法国学习光学。回国后离开海军成为凯斯学院物理学教授。迈克耳孙因为精密光学仪器和和借助这些仪器进行的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作出的贡献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耳孙自己设计了旋转镜和干涉仪,用以测定微小的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1879年,他得到的光速为299910±5千米/秒;1882年,他得到的光速为299853±6千米/秒。这个结果被公认为国际标准,沿用了40年。迈克耳孙最后一次测量光速在加利福尼亚两座相差35千米的山上进行的,光速测量精确度最后达到了299798±4千米/秒。他就在这次测量过程中中风,于1931年去世。
在激光得以广泛应用以后,开始利用激光测量光速。其方法是测出激光的频率和波长,应用c=λν计算出光速c,目前这种方法测出的光速是最精确的。根据 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把真空中光速值定为c=299 792 458米/秒。在通常应用多取c=3×10^8米/秒。

2 关于电的速度: 光的传播速度就是光子的移动速度,而电的传播速度是指电场的传播速度(也有人说是电信号的传播速度,其实是一样的),不是电子的移动速度。导线中的电子每秒能移动几米(宏观速度)就已经是很高的速度了。
电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这个速度的大小约为接近于光速
。“电”的传播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电路接通以前,金属导线中虽然各处都有自由电子,但导线内并无电场,整个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自由电子只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没有定向运动,当然导线中也没有电流。当电路一接通,电场就会把场源变化的信息,以大约光速的速度传播出去,使电路各处的导线中迅速建立起电场,电场推动当地的自由电子做漂移运动,形成电流。那种认为开关接通后,自由电子从电源出发,以漂移速度定向运动,到达电灯之后,灯才能亮,完全是一种误解.

顺便加个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吧

关于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初中阶段不必作理论上的探究,只需清楚以下几方面既可:
1、普通的家用照明电路中,火线跟大地之间存在220V的电压,零线跟大地之间没有电压(或说电压为0),因此火线跟零线之间也就存在220V的电压。
2、用测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能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否则是零线。
(1)家中墙上的插座的两个插孔,一个插孔接的是火线,另一个插孔接的是零线,你可以用测电笔辨别一下哪个插孔接的是火线。
(2)接入灯泡(或家中其它用电器)的两根电线,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你也可以用测电笔辨别一下连在灯头的两个接线柱上的电线,不过要注意安全。
(3)进入开关的两个线头实际上是在一根火线上断开的(例如进入台灯开关的两个线头),分别接在了开关的两个接线柱上,开关闭合后(台灯发光时),用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开关的两个接线柱时,氖管都发光。千万不能把一根零线和一根火线分别接在开关的两个接线柱上,以免发生短路甚至火灾事故。
3、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时会发生触电事故。
(1)直接站在地上接触火线(或与火线相连的导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2)站在绝缘凳上一手扶墙,另一手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
(3)站在绝缘凳上一手接处火线,另一手接触零线会发生触电事故。
总之,只要人体的一部分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而另一部分不论是接触大地还是接触零线,都会发生触电事故。
4、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但最好不要尝试,以免误判火线与零线而发生意外。
(1)直接站在地上接触零线;
(2)站在绝缘凳上只接触火线。

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