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方面
上行主要关注UpPTS时隙,TS1时隙,TS2时隙(2:4配置)
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全时隙干扰,和部分时隙干扰
如果是全时隙干扰,可能是外部干扰
如果是部分时隙干扰,可能是内部干扰,包括GPS故障和远端基站干扰
下行主要关注PCCPCH C/I和业务时隙干扰(使用的那个时隙)以及SIR
下行业务时隙仅作为参考,主要关注PCCPCH C/I和SIR,如果均较差而接收信号较好,可能存在干扰,具体的需要结合上行干扰以及时隙占用情况分析
D-SCDMA是我国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现大唐电信集团)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可的3G主流标准之一。TD-SCDMA采用的TDD工作模式,适合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DCA)技术的实施。慢速动态信道分配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在业务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分配上下行时隙,使得因业务非对称性给系统容量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从而提高系统的容量,获得最佳的频谱利用率。 本文在国内外DCA算法研究基础上,对适用于TD-SCDMA系统的DCA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TD-SCDMA系统现有慢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不足,通过定量分析双小区模型交叉时隙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热点小区簇衍生算法。该算法通过热点小区不断衍生的方式形成多小区系统模型,解决了热点小区簇的判别和扩展问题,提高了系统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业务分布模型中,热点小区簇衍生算法有较好的适用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保障了系统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