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中考语文关于《公输》等的题!

2024-12-02 12:11: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考网

回答2:

http://www.5156edu.com/,进这个网站,有很多

回答3:

一般中考不会去考课内文言文的内容~!

回答4:

(湖北省咸宁市2005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牺牲玉帛 为国牺牲 B.故克之 公问其故
C.又何间焉 亲密无间 D.何以战 可以一战
21.在上文中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2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005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验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8、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9、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常州市2005年)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
(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
(3)既克 ( ) (4) 望其旗靡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

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2005年广东非实验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挑拨离间
B.①遂逐齐师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①望其旗靡 ②所向披靡
D.①忠之属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徐州市2005年)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小惠未徧(    )
③牺牲玉帛(    ) ④虽不能察(    )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聚室而谋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四川省眉山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鄙: 以:
10.下列两句话,任选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2.曹刿和邹忌劝谏(表述自己的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曹刿:
邹忌:
13.下列两题,选做一题。(3分)
(1)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应该是什么?谈谈你的观点。

(2)邹忌见齐王,希望表明一个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川广安市2006年)
38.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公 与 之 乘。战 于 长 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 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 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
40. 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公与之乘 B. 公将鼓之 C. 公将驰之 D. 登轼而望之
41. 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3分)
42.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

(2006年济宁市)
[甲]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公将驰之 驰: ②望其旗靡 靡:
③三军可夺气 气: ④朝气锐 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②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9.[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句中原文回答)(4分)
10.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
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

(浙江省湖州2006年)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哈尔滨市2006年)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福: 狱: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2005年新疆中考试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

4.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006年广东省河源市)
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齐师败绩( )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 。(2分)
(2007年广东省梅州市)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小惠未徧: (2)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9.翻译下列语句。(3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我的翻译:
1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
我的感悟:
(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
【注释】①既:尽。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ó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íng)敌:强敌。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2007年河南省非实验区)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8分)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4.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2007年泰安市)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肉食者鄙 忠之属也
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9.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 (2)公将鼓之 ▲
(3)遂逐齐师 ▲ (4)望其旗靡 ▲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 (2)公将鼓之 ▲
(3)遂逐齐师 ▲ (4)望其旗靡 ▲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2007年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2007年资阳市)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望其旗靡( ) 会匈奴大入塞( )
俄而,斩首数百级( ) 范兵不敌( )
公将鼓之( ) 范乃令军中褥食( )
21.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1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译文:

23.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分)
2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 ,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