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重,在工厂上班,就相当与用命换钱,都是力气活,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有的可能更早,到工厂里上到了十一点半或者十二点,中午有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要自己去买菜,然后回到自己的租房煮菜吃饭,等忙完的时候时间也就过去了,完全没有一丁点时间是空闲下来的,那么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问什么不去外面买吃的,还要自己煮,多麻烦。其实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后来发现,外面卖的东西都比较贵,他们不愿意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卖这些,因为觉得太奢侈,不值得。其实到现在我也不太理解这种想法,可能是我还没有真正领悟到生活的不易吧!
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水平好了,父母不愿意还在去工厂里吃苦,比如我接触的公司,去过一个化工厂本身有毒有味,去过一个手套厂热的要死(冬天35-40度),去过一个炭黑厂像煤矿,去过一些别的厂反正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90后,不说从小娇生惯养吧,起码没吃过苦,就是那些本身在工厂里受过苦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再受那种罪,宁愿少挣点干个舒服一点的工作。
工资很低,辛辛苦苦的付出,可是收入是很少的,每完成一次工作都只能以一些零头来计算,比如说包装一把菜刀是几分钱,组装一些零件是几毛钱,打得一块材料是几块钱,这种都是计件的,你弄得多少就会得多少钱,那怕你拼了命,我敢保证你一天也拿不到200块钱,如果能拿到了,那真的是少之又少。
对于这个问题,恐怕要思考的不是工人本人,而是从政者或企业家。谁也不傻,我们的父辈有很多就是从工厂退休的,为工厂奉献了几十年,当然也受了几十年的窝囊气。然而在父母小的时候,也就是祖辈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那时当工人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虽然工人收入不高,甚至也可以说尚未摆脱贫困,可是工人和干部或者其他行业工作者的工资差距不大,而且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所以那时候工人们也都乐于付出,踏实肯干,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