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征信有什么影响吗

2025-02-25 13:24: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查询征信一次两次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征信查询过多是有影响的。

会在申请贷款、信用卡时,贷款机构会审查个人征信报告,贷款机构查询到用户近期查询征信次数过多,会认为用户急需用钱,不具备良好的还款能力,会造成拒绝贷款的可能。

拓展资料:

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截至2015年,该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8.7亿人,其中3.7亿人有信贷记录。

2019年5月个人新版征信正式面世,征信信息的时长及精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1年9月30日,《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9月17日央行2021年第9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主要用于银行的各项消费信贷业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报告将更广泛地被用于各种商业赊销、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职等领域。 此外,个人信用报告也为查询者本人提供了审视和规范自己信用历史行为的途径,并形成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校验机制。

回答2:

征信可以分为不同的查询原因,不同查询原因下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如果将影响从0-10打分,逾期肯定是接近10分,而查征信只是接近0分而已。
1、本人查询
无影响。
这是中性客观的查询记录,是个人基于了解自身信用情况进行的查询,不管是好奇、还是信用信息核实等等,都与信用借贷无关。
2、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
因查询方是明确的金融机构,目的是为了发放贷款或信用卡,性质是存在经济交易行为,所以查征信的影响要根据查询审批通过情况来看。
(1)正常借贷,审批通过
比如1家机构贷款审批查询,目前有1个贷款账户,那么无影响,甚至还是相对有利的,因为审批通过,代表机构认可了被查询者的信用资质。
(2)连续频繁查询,审批不通过
比如10家机构贷款审批查询,目前有0个贷款账户,那么影响程度可能为0-5分,机构审批不通过必然是由原因的,第1家不通过,第2家存疑也不通过,第3家看到前两家都不通过,也可能给出拒绝,一半一半的概率,依次下去,慢慢就会对个人征信产生影响。
3、贷后管理
无影响。
这是贷款发放以后,至贷款结清以前,或者信用卡注销以前,机构为了实时掌握债务人的信用、负债及还款情况而进行的查询操作,体现的是机构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4、担保资格审查
影响程度0-5分。
与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的查询情况相似,都属于硬查询,因为担保人需要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与金钱挂钩,有担保资格,就说明担保人的信用资质好且有还贷能力,无担保资格则反之,所以如果一段时间内查询次数过多且是连续性的,同样会带来影响。
用户近期申请网贷、按时还款情况、身份信息怀疑是否被网贷等情况,都能通过网贷大数据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只需要使用信用查询工具,如“贝尖速查”,就可以获取一份详细的风险报告。
扩展资料:
查询个人征信有什么影响?
查询个人征信会让银行认为很缺钱,且有潜在的违约风险。
查询个人征信过多,又没有成功放款或者信用卡办卡记录的,银行会认为信用不佳,被其他机构多次拒绝。
征信记录是央行给个人建立的“信用档案”,记录了个人的信贷记录、欠税欠费记录、民事判决记录等。每次查询个人征信都会体现在信用报告中,保留时间为两年,包括谁查的、为什么查、查询次数、什么时候查的都会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