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事迹

2025-04-07 08:21: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你是指的哪个三毛呢?作家还是三毛流浪记中那个三毛呢?

三毛,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3月26日白羊座出生于重庆黄桷桠。卒于1991年1月4日,享年四十八岁。“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后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笔调自然轻快,不经意间说着最在意的人和事。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三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上乾(三个阳爻,类似汉字“三”)下坤(三个阴爻就是中间断开,毛字竖弯勾)——否卦。卦象:上乾下坤,否卦,天清在上,地浊在下,天地之气不相交。闭塞不通,阻隔,事不顺畅。“大人否亨,内小人而外君子。”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的丈夫是荷西·马利安·葛罗 (Jose Maria Quero Y Ruiz),他比三毛小6岁。   荷西的国籍是西班牙。 职业是潜水工程师,后意外身亡。

人生年表
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取名为陈懋平。   
1946年,因为觉得“懋”字麻烦,三毛就把它去掉,改名陈平。   
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   
1954年,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   
1955年,初二,受墨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开始逃学。后休学在家。   
1956年,一度复学,後正式退学。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切腕自杀获救。   
1962年,以陈平名义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初恋。   1967年,初恋失败,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圣诞初结识荷西。   
1968年,与荷西分别。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年,返回台湾,任教于文化大学和政工干校。   
1972年,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4年,进入撒哈拉沙漠。
1974年,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   
1974年,十月六日,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6年,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在海底进行水下工程操作(荷西是水下工程师)时意外丧生。回到台湾。   
1980年,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纳利,开始孀居生活。   
1981年,十一月,开始中南美之行。   
1982年,十月,返回台湾任教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年,赴美度假治病。   
1985年,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   
1986年,十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8年,六月十二日,给“三毛爸爸”张乐平写第一封信。   
1989年,四月,曾回大陆探亲;同年开始创作电影剧本《滚滚红尘》。   
1990年,四月,三毛参加一个台湾的旅行团,赴敦煌、吐鲁番游览。当到乌鲁木齐时,她离队找到王洛宾。《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991年 一月二日,因子宫内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一月三日,进行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肉色丝袜绕颈窒息身亡。终年四十八岁。

PS:本人相当喜欢三毛!!^ ^

《三毛流浪记》中的主人公    故事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故事中的三毛按祖籍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故事讲述的是旧上海流浪的儿童时期三毛,他的母亲苏州人士是大上海夜总会的一位舞女,与客人有关系才生下三毛,后因遭到迫害母亲惨死,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