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有苦胆吗

2025-02-23 19:25:3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有,鱼胆中含鱼胆毒素,可以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消化道反应。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由肾脏排泄而损害肾脏,故可引起胃肠炎、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竭。

中毒后可先后发生轻度、中度、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等。 中度中毒:除有消化道症状外,同时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

扩展资料:

胆汁中产生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因为它难溶于水,所以渗入鱼肉中的胆汁,用水是很难完全洗除的。而纯碱能与胆汁酸发生反应,生成物是胆汁酸钠,它可溶于水。

所以弄破了鱼胆,只要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抹些纯碱粉,稍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苦味便可消除。如果胆汁污染面积较大,可把鱼放到稀碱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再冲洗干净,苦味可以消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鱼胆有什么副作用 杀鱼时鱼胆破了怎么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胆

回答2:

有。青鱼、草鱼、白鲢、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的鱼胆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胆汁毒素,而且不易被加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鱼胆,成年人一次吃超过2.5克鱼胆,就有可能导致中毒。一般来说,食用鱼胆者在食用鱼胆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会突然发生腹痛、呕吐、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之后,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鱼胆的确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关键是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中毒。另外,药用的鱼胆都经过精心焙制,不是直接入药的。

杀鱼时,如果不小心碰破了鱼胆,鱼肉就会变苦,影响食用。鱼胆不但有苦味,而且有毒,经高温蒸煮也不能消除其苦味和毒性。如果不小心碰破鱼胆,朝被胆汁污染的鱼肉上涂些酒、小苏打或是发酵粉,然后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消除。

回答3:

有血液的动物都有胆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