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含义

2025-02-24 21:15: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含义如下:

1、阐明纠正:是为了解决不合格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措施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如返工、返修、降级、报废、让步和修改文件或要求等。

2、纠正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扩展资料: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及时性、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触发条件。

一、不同的目的:

1、纠正措施:消除已识别的系统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例如,通过建立模板,将检测/校准项目固定在报告/证书上,防止将来发生项目遗漏。

2、预防措施:揭示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并加以预防。例如,在阴天,许多人外出时戴口罩。例如,在工作现场张贴安全警告标志和质量提醒。

二、不同的对象:

1、纠正措施:已发生;不合格或其它不良情况的原因是可追溯性。

2、预防措施:潜在但未发生。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良情况的潜在原因是“采取预防措施”和“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逐渐下降”。

三、不同的及时性:

1、纠正措施:在不合格的被动情况下的积极响应(事后预防);对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措施,如通过修订程序和改进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根源。通过跟踪验证,可以看出效果。

2、预防措施:积极确定改进机会的过程(事前预防)。对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良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

四、不同的效果:

1、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文件、体系等方面的变更。有效的纠正措施可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因为它们从根本上消除了问题的根源。因此,纠正措施是“标本兼治”。

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能完全避免不合格或意外情况的发生。

回答2:

“纠正 是为了解决不合格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措施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如返工、返修、降级、报废、让步和修改文件或要求等;
因此,“纠正 是指对已存在的不合格所采取补救措施
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旨在消除其产生原因而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因此,纠正措施是在问题发生后,为防止其再次发生而采取的行动。
“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潜在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发生,并消除其变差原因采取的措施;
因此,预防措施是在可能发生问题之前,预先采取的根除手段
采取“纠正”的依据主要是检验和试验报告、产品不合格报告、内审或外审不合格项报告等
采取“纠正措施”的依据可能是顾客的反馈意见、产品不合格品报告 (重大的或经常发生的)、过程或活动中反复发生的问题、内审或外审中不合格项报告,服务部门报告的重大缺陷或现场发生的质量事故以及分承包方交付的不合格品等
采取“预防措施”的主要依据是利用适当的信息来源,如不合格品评审记录、内部质量审核结果、让步的记录、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统计图表、服务报告、顾客的申诉意见、分承包方的业绩评价、设计评审记录和检验和试验报告等
某电机厂生产空调用的小电机,其产品主要是为空调制造厂配套。一次,客户投诉某款电机接触不良。质检部门的调查结果是:该批产品出厂合格,客户进行检验也合格,并没有发现所投诉的接触不良 经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该批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其连接电容的引线阻碍相关配件的组装,组装工人在组装配件时需将该引线折向电容的一边,而组装另一配件时,又将该引线折向另一边。经试验发现.该引线焊点在折弯两个来回时,多数被折断.导致接触不良:为此,该电机厂作出了如下3项决定:
(1)对提供电容的分承包方提出修改电容结构及安装方位的要求,以避免电容引线造成对客 户安装的阻碍;
(2)追回客户尚未使用的产品.与现有的库存品一起重新更换电容。
(3)组成一个由供销部、生产技术部、质检部参加的小组,对现有的各款产品就客户隐 台的要求进行调查和评审,并根据调查和评审的结果修正相应的产品规范和检验规范等,以防止潜在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第 1项决定是“纠正措施” 因为消除了引起电容引线折断的原因,并防止了同类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第2项决定是“纠正 ,因为它只是对已经产生的不合格品的一种处置
第3项决定是“预防措施 ,因为它是通过目前已经存在的不合格情况,举一反三对 现有的各款产品进行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防止潜 在不合格的情况发生。

回答3:

一酒店门上的玻璃被撞破了(不合格),于是找人换了一块新的(纠正),并在新的上贴了个标识,提示人家不要再撞上(纠正措施)。隔壁超市看到后,在自家的玻璃门上也贴了个标识,并写上“当心玻璃”(预防措施)。-----我摘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