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的建筑还值得拼一把,到同济大学学文科,有点委屈了。
人文学科也称人文科学,通常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是高等学校基础学科的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各个应用性、交叉性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些高校为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扎实,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开设的试验班。
设置原因:
1,文科社会科学类专业就业较难,换一个名字来吸引考生,忽悠社会;
2,我国大学存在着教师少,编制少,不干活的行政人员太多的情况,导致一线教师少,二线后勤行政人员多于教师的遗憾,所以就没有足够教师给学生开课程,就把很多专业组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开设较高质量的课程;
3,随着重理轻文,人文类优秀生源流失到理工科,从长期来看,对社会未来不利;但既然是实验班,就说明结果并不确定;
4,是一种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养精英的尝试,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结果,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5,对长期僵硬的教学体制的一个改革,但还不彻底。
同济人文学科有自己的强项,错位竞争,比较强的方向有:外国哲学、比较文学、日语、德语、文化创意等。其中,德语和文化创意是全国前三
同济几乎是工科院校,文科类从资金力量到教师力量都差得很远,建议慎重。
人文科学实验班
培养模式 :人文科学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由人文学院统一负责。两种班次的培养目标均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学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努力使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端人文、社科人才。
本实验班的培养理念是:注重经典研读,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注意学科的综合交叉,强调人文精神传递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本实验班学生入学后第一至三个学期,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经典研读、名家系列讲座等课程以及系统的英语学习,培养解读中外经典著作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和发展趋向,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四学期开始,分别开设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课程,实施双向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经过必要的考核,于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的专业方向,同时选修其他两个专业的相关课程。实验班为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