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真迹上到底有没有那些印章?开头有一小排竖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那些印章都是王羲之那个年代的名人印上去的吗?
2025-04-03 16:56: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首先,古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上面的印章一定不全是作者当时的人的印章,可以说大部分都不是作者以及当时人的印章,大部分是经过很多年,几个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中间兜兜转转不知道过了多少人的手,特别是这些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们都会盖上自己的印章。用楼主说的这个兰亭序举个例子:原本已经遗失,据传是被唐太宗带进棺材陪葬了,不知道真假。我们现在流传最广的这篇也是唐代冯承素神龙年间临摹的版本,因为卷首有一个“神龙”小印章(这个神龙印现在也只能看到半边,不过还好能分辨出字),也被称作“神龙本”的兰亭序,卷首前面提拔的还有4个大字“晋唐心印”,意思就是虽然是晋的书法第一大神王公写的,但是今天唐代的大神冯公临摹,晋唐两代大书法家心心相印。试想从晋到唐,再到宋,再到元,再到明,再到清,一直到民国,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临摹版的也是从唐开始到现在,经历十多个世纪了,这上面通过一方方印章就可以看到这幅字帖的曾经的经历丰富传奇,不知道有多少已知的未知的故事。

这个是拍的原卷有半边神龙印

楼主发的这几方印,是明末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等等等很多别号...)这位印章大神收藏时盖的印章,清军入关后这位大神的收藏基本都被清军抢了,后来几经周转到了清宫,最后传到乾隆,这又一位印章大神手中,这幅字帖的大部分印都是被这两位盖印大神盖的。


所以这个整篇都没有王羲之时代的人的印,因为这个是唐摹本,所以都是唐以后的各朝各代的后人的印章。

回答2:

竖着的字我不是很清楚,但<兰亭序>的原稿已失传,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唐朝一位书法家所临摹的稿子,并非王羲之的亲笔,所以印章应该是后人所印。另: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当然受到历史上很多名人的喜欢。它一直在绍兴平水云门寺珍藏了几百年直到传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徒弟辩才和尚才被唐太宗派人到云门寺来骗走了真迹兰亭集序。云门寺当时是绍兴最有名的寺院了。   
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他下令重金买下这个东西,但是《兰亭》是王羲之的精品,王家把他当宝贝,绝不传人。就在唐太宗这时候,王羲之的七世玄孙当了和尚,就是智永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决不肯把这个东西给人,后来他死了,在死前就把这个《兰亭》给了他的徒弟辩才和尚。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人行骗。   
唐太宗派大臣萧翼去辩才和尚那里,因为和辩才和尚下棋,后来,辩才和萧翼因为下棋,成了好朋友,这时候,萧翼看见辩才的这个《兰亭》,在趁辩才和尚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兰亭》偷走了。   
从此,《兰亭》在世界上消失了,据说《兰亭》跟李世民一起葬到了他的陵墓——昭陵里了。   但是,到了五代十国时候,一个叫温韬的耀州刺史把唐太宗的昭陵打开了,当他打开时候,下令将昭陵里的所有东西都罗列在一本书上,但是如何找也找不到《兰亭》。   今天《兰亭》真的就消失了吗?不,有的学者说了,这个《兰亭》不在别处,就在陕西著名的名胜古迹——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夫妻皇帝合葬陵墓——乾陵(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里面,很有可能,《兰亭》就枕在武则天的脑袋下面。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指唐太宗),决不会如常人所想,随随便便把一件自己认为是珍品的书法艺术品藏于暗无天日的地下。后人找不到可能是其收藏极其隐蔽。毕竟太珍贵了。

这是《兰亭序》的下落,百度知道里有

回答3:

小排竖着的字看不清 印章是不同时期的收藏鉴定者盖的

回答4:

自上而下印章是:神品、 副騑书府 、项元汴印、神品

那一小排字是:冯摹兰亭

这些印章基本是后人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