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 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 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 改进人力资本终
身收入计量模型, 初步勾勒出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成本
一 引言 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
会计界对人力资本成本构成分歧一直较大, 对人力资本成 核算, 例如劳动保护 工作环境改善 定期培训 私人秘书等支
本计量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 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构成人力资本 出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
深入研究的瓶颈 本文将就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展开讨论, 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
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 初步构建人力资本成本会计 酬 具体分配方法为: 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
核算体系框架 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 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 某一员工在
此岗位工作, 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 偶然性的非
二 人力资本成本分析 经济性薪酬, 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 在实务中可
(一) 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以按照会计年度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 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 额, 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 (二)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 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
本 (吴泷, 2010) 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 人力资本成本是 论的提法, 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 开发人力资源, 形成企业的人
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 筹集过程 力资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
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 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 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
用 考试与面试费用 培训费用等 (向显湖 李永炎, 2004) 使用 代开始, 历经工业经济时代, 并向知识经济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
人力资本的代价 (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 是企业向员工 经济发展条件下, 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
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 即员工以 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
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 薪酬包括 位, 再到目前所处 后工业经济时代 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 和非经济性薪酬 的价值 位,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
总和 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 一 关系 这在客观上决定: 第一, 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
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 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 非人力资源成本, 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 而人
收益性质的股息 红利 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 非经济性薪酬需要 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 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
货币化, 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商品化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 关性; 第二,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 即人
劳动产品, 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从这个角度考虑, 非经济 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 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
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 首先, 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 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 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
有使用价值; 其次, 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 非经济性 都是不公平的 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
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 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 对 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当期人力资
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 将 本投资收益 = 当期人力资本收入 - 当期人力资本收入( / 1+ 当
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 这里应将这部分 期人力资本收益率)
剔除) 支出中, 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 划分非经
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 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 二是能够满 三 基于消费投资属性核算人力资本成本
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 生活需求 按照目前会计体系, 非经 (一) 关于消费投资属性贝克尔提出:通过增加人身上的资源来影响其未来货币 Se
型VCte= 可以为人力资本明细科目核算提供帮助
(1+Rp )
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 ,好多称之为消费的东西, 就是人力
3.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设置 人力资产摊销 和 应付人力
资本投资 这种消费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增加人
资本股利 账户, 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 在期末汇总后, 根据
的劳动生产能力 人力资源载体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
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
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
益率) , 将薪酬总额分配至 人力资产摊销 和 应付人力资本股
途径
利 账户, 如果企业员工工资按照月份发放, 在发放过程中企业
由于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载体,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是通
会计核算视为员工预借性质, 以 其他应收款 账户核算, 期末
过人力资本载体以各种消费的形式完成的 其他主体对人力资
与 人力资产摊销 和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账户冲销
本的投资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体看是人力资本载体的收益, 载
具体核算:
体主观能动地消费得到的收益, 形成对自身所拥有人力资本的
(1) 月末核算员工薪酬, 薪酬按照预估分配于成本费用类
投资 这种投资是否能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量取决于载体是否将
账户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账户
其主观能动地消费质量, 并且最终由人力资本市场给出判断
借: 管理费用/生产成本 (预估)
(二) 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利润分配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预估)
将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需要对现有会计体系进行系统
贷: 应付职工薪酬
性重构, 本文只对人力资本成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2) 发放薪酬
1.人力资本筹集成本 设置 人力资产 和 人力资本 账户,
借: 其他应收款
企业从外部取得人力资本过程中支出的价值, 一部分由现有员贷: 银行存款
工消费; 另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 现有员工消费的价值视
(3) 期末, 按照实际收益率调整各期预估偏差, 并核销人力
为其薪酬的一部分; 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的价值, 若被招聘人员
资本
进入企业则构成人力资本成本, 计入 人力资产 账户, 若未能
借: 管理费用 (差额调整)
进入企业则计入 管理费用 在重构的会计体系中 管理费用
贷: 利润分配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差额调整)
账户, 将不再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而是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
贷: 人力资产摊销
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 管理费用原有内容可以分解后分别并
应付股利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入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 和 销售费用 与之类似, 归并原则
借: 人力资本
是是否满足前文薪酬的条件 有争议的问题是员工为企业工作
应付股利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而消费的价值, 这些价值的消费未必出自员工自愿, 是否应计
贷: 其他应收款
入员工薪酬? 本文认为应计入当事员工
薪酬: 被消费的价值以当事员工为支出
账户 核算内容
对象,并能够满足员工工作或生活需
人力资产 核算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价值的存量即变动情况
求, 符合薪酬的内涵; 至于员工是否自
愿则属于消费效用问题, 与消费性质无 人力资产摊销 核算企业各期人力资产使用分摊情况, 并相应冲减人力资本权益份额
关, 例如出差过程中在旅馆住宿可能员
人力资本 核算员工人力资本权益份额存量及变动情况
工并不情愿, 而入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
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核算人力资本权益所取得的收益情况
房员工也许乐于接受, 我们不能以前者
的不情愿则计入企业成本, 后者乐于接
应付职工薪酬 核算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 结算 使用等情况
受则计入员工薪酬收入, 二者的实质区
管理费用 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
别在于消费效用的不同2.人力资本使用成本 企业人力资
本当期使用成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计量模型: 当期企业人
力资本使用成本等于企业向员工支付总薪酬中扣除当期企业
总人力资本消耗 (表现为企业资产中人力资产消耗, 下同) 薪
酬数据容易获得, 至于当期人力资本消耗可以按照改进的人力
资本终身收入模型得到估计值:
n
Se
VCt=
e = 1(1+Rp )
VCt 表示企业人力资本当期耗费额, e 表示员工序列号, n
表示员工总数, Se 表示序列号为 e 的员工当期薪酬(包括经济
性薪酬与非经济性薪酬)总额, Rp 表示当期物质资本税前收益
率 考虑到会计实际操作问题, 员工个体人力资本当期耗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