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故事读后感4oo字

养老院里的故事读后感4oo字
2025-02-24 20:15:2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养老院观后感
2010年4月24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和家长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福寿老年公寓。
为了不打扰老年人休息,我们在外面等了一会才走进去。当我们走进大厅,发现爷爷奶奶们都笑盈盈地在那等着我们呢,我们集体向他们问好之后,就跑向爷爷奶奶,送上我们准备好的礼物,我送礼物的奶奶特别开心,问我学习的情况,还鼓励我好好学习。看的出来,她是一位非常慈祥善良的老奶奶,跟我的亲奶奶一样。
之后,我们又同爷爷奶奶们一起包饺子,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负责擀皮,有的负责包,有的负责运馅,有的负责摆放好饺子,不一会一帘帘的饺子就出炉了。看着老人们的笑脸,想着老人们吃着我们的饺子,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我因为要上课,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敬老院,妈妈说以后还会带我来,因为这些老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关爱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送给她们一点点温暖,献出一点点爱心,她们一定会很快乐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敬老院在我们眼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儿。熟的是这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社会后勤保障机关,而陌生的是,毕竟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是来自旁人或媒体的只言片语,敬老院好像就是收养那些孤寡老人并且容易被人遗忘的那么一个角落。带着满腹的疑问,9月6日,我们来到**区**老人公寓进行采访实践。
这是**区最舒适的老年公寓,除安排两人一间的住宿外,保健,健身,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据院长介绍,目前这里常住的老人共有150人,他(她)们有的是年老无伴为排解寂寞而来的,有的则是因子女工作太忙无暇照顾,还有的是海外华人落叶归根但国内又无亲人才来此安度晚年的。同时院里也办理临时住宿,老人可以自由来去。
在随后与老人的交谈中,我感到在老人看来,敬老院除了免除她们料理生活的顾虑外,更重要的是这里为她们提供了与其他老人交流的机会,缓解了她们在身体状况下降时寂寞感的增加。而且老人们也都表示她们很喜欢住在这里,特别是有两位老人还卖掉了她们的房子,把钱捐给了敬老院,可见老人对敬老院的感情之深。
但是据我们了解,真正像**老人公寓办得这样好的敬老院却为数不多,一方面,大多数敬老院的地理位置、环境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敬老院的观念尚未转变,这一点从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属便可知晓,他们虽姐弟6人,可都忙于工作,所以只好把身体不好的母亲接到敬老院住:一来母亲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二来他们工作起来也无了后顾之忧。但在旁人看来,这却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有那么多子女怎么还照顾不过来老人呢?
所以,整个采访活动结束后,我想:敬老院作为一个社会后勤保障机关,它将随社会老龄化的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没有足够的社会力量介入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限制,这一保障系统要完善时日仍很长。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关注这些寂寞的老人,毕竟他(她)们也身为人父人母,操劳了一辈子,毕竟他(她)们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她)们应当享有快乐舒心的晚年。

回答2:

此次养老院一行让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养老院没有想象中华丽的院座,在眼帘中出现的只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楼,自己在想为什么长春一座那么大的城市为什么还有那么破旧房子,而且那么破旧的房子里住的是年迈的老人,而有的人会问,那么多养老院为什么选择一间那么破旧的养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选择好的养老院,条件好的养老院,那么那些条件差又偏僻的养老院有谁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与呵护,他们也需要温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啊!
我们到了养老院的时候,就主动与老人们聊天,谈心,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的感动如潮水般涌出泪水,感谢感动的言语早已不尽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如果每个人都吝啬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我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份苦涩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