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聪明才智,她的辛辣狠毒,她的外表坚强和内心脆弱,都是她性格中复杂而矛盾的一面。王熙凤的聪明才智是她性格中的亮光点。无论是不失时机的阿谀讨好贾母,还是协理宁国府时整顿弊端中的先进思想和行动,她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她明艳靓丽的外表后面,却又辛辣狠毒,“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等无一不显示出她的毒辣、贪婪和狡黠。但她在那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中,也存在着无奈,这成为她性格中悲剧性的一面。王熙凤这个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幽默与毒辣、外表坚强和内心脆弱,狠毒中又存在着无奈的矛盾统一体。
美学家王朝闻写了一部《论凤姐》,差不多与《红楼梦》原著一般厚,可见凤姐其人的份量。
王熙凤没读过几天书,但聪明过人,有管理天才。二十岁出头就出任荣国府主管,据说十个男人捆在一起也赶不上她。因为有了她,贾母、王夫人都乐得清闲,只管吃喝玩乐。几百口子人的吃喝拉撒睡,每天成百上千两银子的开销进出,没点本事是玩不转的。
关于凤姐的才能只举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是宁国府死了儿媳妇,上下乱成一锅粥,急得珍大哥团团转。平时屁事不管的宝玉却向他推荐了凤姐。王熙凤举重若轻。她走马上任,三下五除二,把一个乱哄哄的宁国府治理得有条不紊,而且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赢得一片喝彩。
二是她后来病了,无人顶替,临时组成了探春、宝钗、李纨三驾马车来主政,结果也没维持多久便散了,从此荣国府的管理就江河日下了。如果凤姐多读点书,学点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再会几句洋文,她出任总理大臣也没问题,也许是又一个戴卓尔夫人。
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荣国府败就败在她手里。此人一生爱好两个字,一是权,二是钱。铁槛寺弄权,为了几千两银子送了两条人命。凭着贾府的势力,她经常插手官府,贪赃枉法,天不怕地不怕,连鬼都不在乎。
至于在府内,她更是一手遮天,能捞就捞,雁过拔毛。每月的工资,除主要领导外,她都扣下来,拿出去放高利贷,拖欠几个月不给是常事。连请客人人出的份子钱她也不放过,只出名不拔一毛。
结果,偌大一个贾府,银行一天天空虚,她的小金库却日见其增。所以,贾府后来即便不被抄家,早晚也是要垮的,因为有凤姐这样一个大蛀虫!
凤姐的腐败,主要是她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关于她的种种以权谋私,在贾府早已沸沸扬扬,各种检举揭发材料送到王夫人、贾母手里,她们都轻描淡写说几句,或者扣押不宣,或者干脆批转凤姐处理。凤姐吃饱喝足了,靠在门框上,一边剔着牙,一边指桑骂槐,扬言对那些检举人要一个个收拾。能管的不管,想管的管不了。
邢夫人虽然地位高,但没有实权,只能以老卖老,给点脸色看。赵姨娘有级别,没地位,只好背地里花小钱儿请马道婆念咒儿。最有权力也最能管凤姐的本该是贾琏,他是男人圈里仅次于贾政的二号实权人物,但他也管不了老婆,原因是他有一堆小辫子在人家手里,沾花惹草,腰杆不硬。
有一回他手头紧,便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联手,将老太太的几箱宝贝偷出来换钱。凤姐信息灵,要二一添作五,分一半,把个贾琏的鼻子都气歪了,说你这娘们儿也太黑了,捞了那么多还不知足,连这么点东西还要拔毛!凤姐顿时大发雌威:好你个小瘪三,全府的人都骂我,闹了半天是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全是你在背后拆台———老娘王家金山银海,随便扫扫屋角也够你们贾家吃十年,谁稀罕你们家这点破玩意儿———把个贾老二骂得狗血喷头,哪里还有半点爷们儿的威风?
凤姐在贾府天马行空,没有她不敢干的事。她的本事越大,干的坏事就越多,危害就越大。如果在她上面有一个健全的董事会,加上独立办案的检察院、纪检委,还有报纸、电台、电视,而且均不受贾母、王夫人的纸条、电话的干扰,那情况就不同了。
是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
若是古代,王熙凤是个悲剧人物,机关算尽却仍惨淡收场……
若是现代的话,可能是个女强人吧……
好坏很难判定,只是生活所迫,为了生存而已……
王熙凤妒忌心强,行事专横,在得知贾琏有外遇之时并没有像尤氏一样隐忍,而是大吵大闹,被贾母一笑而过,认为她太较真。她做事周全,奉承贾母和王夫人,并对大观园中其他小姐奴仆也是恩威并施,老实憨厚的农村穷苦人刘姥姥当然也被她唬的稳稳妥妥的,因而最后巧姐儿才能得刘姥姥搭救,有一个好的归宿。
对于王熙凤的种种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无论是红楼人物,还是读者们都常常会在背后辱骂她。但其实她的所作所为还有可理解的地方。
她是一个要强的人,这一点书中常有体现。然而她对于某件事情上的做法实在是很毒辣,但仔细一想这是因为什么,就是源于她的要强,源于她的自尊,王熙凤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这样做。人人所知她是贾府的儿媳,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儿女子孙。身为管家,又深受贾母的宠爱。对于小小年纪的她,在这一个地位上真所谓是来之不易。因此,她钟爱这个职位,但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失去这个重要的地位。因为那样的话她不仅是缺少了贾母的宠爱,天长日久。对于直性脾气的她会忍受不了贾府众人的欺辱,最后导致逐出贾府的悲惨结局。
所以她不能全算上罪恶滔天。确实,她可以用一种慈善的处理方式来维护她的地位。可这样只用与一般的人,像她这种性格的人就算想到了这一点也无从适用,况且这样的慈善理事的地位提升效果毕竟没有毒辣手法那样的快。在这一点的表现上正符合于她的性格与属性特点上。
再一点,王熙凤最后的结局也很凄惨不亚于妙玉、迎春等的结局。在这一点上有少部分读者会深表同情,因此再也不忍心说她的不是了。
在最后的悲惨结局中是根据她一生所做的孽而导致,但这只是一部分。红楼中像黛玉宝钗等人物的死亡中都是听天由命。在上文有说,王熙凤的作为也是有可理解之处的,算不上罪不可赦。因此她短命而死的结局既有一生作孽的来源,又有天意的原因。惜为,惜为,真所谓“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