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不是细胞 鸡蛋是不是一个细胞

2025-03-31 21:32:0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鸡蛋不是细胞。在鸡蛋刚生下还没有孵化前,鸡蛋里面的确是只有一个完整的细胞,那就是蛋黄,却不是整个鸡蛋!追溯蛋黄的整个孵化过程,在没有受精前蛋黄只是一个卵细胞,当受精后它就是一个受精卵。而如果鸡蛋开始孵化,受精卵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那就更不只有一个细胞了。

扩展资料

从蛋黄的各个结构上看,蛋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叫蛋黄膜,其实就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蛋黄膜是鸡蛋内部结构中最内层的保护结构,就像是过去皇宫的御前侍卫。卵黄一般都有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是卵黄心。

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盘(在蛋黄上看通常是一个小白点),它是由细胞核与一部分细胞质组成,这就是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受精后,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

蛋清、系带、蛋壳、壳膜都是非细胞结构。蛋清为胚胎发育提供的营养物质,这正是蛋白质一类营养物名称的来源。系带沿鸡蛋长轴,由卵黄两端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有利于卵的孵化。

蛋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起保护作用。别看蛋壳表面普通,其实在蛋壳上有7000多个小孔,可以通气。蛋壳有两层壳膜,在鸡蛋的大头的那端,两层薄膜之间常常会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

这里可以贮存蛋壳表面吸收进来的气体,为胚胎发育过程供给的空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吃的煮熟的鸡蛋大头的那端敲开总是有一部分是空的。

双黄蛋、三黄蛋主要是母鸡卵巢中卵泡成熟时间太近或同时成熟,成熟的卵子不断地排向输卵管,使二三个卵在输卵管内相遇,被卵白或卵壳膜包在一起而成,即两个或三个蛋黄被包在同一个蛋壳里,成了双黄蛋或三黄蛋,形成时期多为刚产蛋的子鸡。

蛋壳很薄,甚至干脆没有蛋壳,称之为软壳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母鸡的食物里,需要含有大量的钙质,如果食物中缺乏钙质或维生素 D ,或因注射鸡瘟疫苗后的反应、或因鸡受惊后输卵管蠕动加强,卵壳来不及形成就产出等就可能产出软壳蛋。

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

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 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院-鸡蛋是一个细胞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鸡蛋

回答2:

整个鸡蛋不是一个细胞,但是鸡蛋里面的蛋黄是一个细胞。

鸡蛋的结构如图

蛋清、系带、蛋壳、壳膜都是非细胞结构。蛋清为胚胎的发育提供的营养物质,而这是蛋白质一类营养物名称的来源。系带沿鸡蛋长轴,由卵黄两端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有利于卵的孵化。蛋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起保护作用。别看蛋壳表面普通,其实在蛋壳上有7000多个小孔,可以通气。蛋壳有两层壳膜,在鸡蛋的大头的那端,两层薄膜之间常常会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这里可以贮存蛋壳表面吸收进来的气体。而以上这些对鸡蛋有重要作用的组织结构都是 非细胞结构

所以说,鸡蛋中有这些非细胞组成物的东西存在,就不能算做是一个细胞。

但是对于鸡蛋内部的鸡蛋黄来说,鸡蛋黄是一个细胞,因为鸡蛋黄是卵细胞,在它没有开始孵化(分裂)时,它便是一个细胞。

拓展资料

鸡蛋的构成

信息来源与百度百科鸡蛋(鸡卵)----百度百科

蛋壳

完整的蛋壳呈鸡蛋圆型,一头大、一头小,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约占整个蛋壳质量的91%~95%,其含钙的成分与珍珠、牡蛎、牛骨、小鱼乾相同,是钙质的良好来源。此外,蛋壳中尚含约占有5%的碳酸镁(magnesium carbonate),以及2%的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和胶质(colloid)。

壳上膜:即在蛋壳外面,只有一层,是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防止蛋的水分蒸发。

壳下皮:在蛋壳里面的薄膜,共二层;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

气室:二层壳下皮之间的空隙;如果蛋内气体遗失,气室便会不断地增大。

蛋壳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蛋壳会消失,就变成无壳鸡蛋,只剩下一层薄膜。

壳膜

壳膜(shell membrane)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纤维质膜,是由坚韧的角蛋白(keratin)所构成的有机纤维网。壳膜分为两层:外壳膜较厚,紧贴着蛋壳,是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避免鸡蛋内容物水分蒸发;内壳膜大约为前者厚度的1/3,附着在外壳膜的内层,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内壳膜与外壳膜大多紧密接合,仅在蛋的钝端二者分离构成气室(air sac)。

蛋白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 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

蛋白又分为浓蛋白,稀蛋白。浓蛋白:靠近蛋黄的部分蛋白,浓度比较高。稀蛋白:靠近蛋壳的部分蛋白,浓度比较稀。

蛋黄

蛋黄一般在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占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 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而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

胚盘

在蛋黄表面的一个白点,未受精的叫卵子,受精的叫受精卵,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早期胚盘。受精蛋的胚盘直径约3毫米,而未受精蛋的胚珠更小。

卵黄系带

卵黄一般都分层,由黄卵黄与白卵黄以同心圆形成相间排列组成,中间有一个卵黄心,卵黄心颈与胚盘相连接,沿鸡蛋长轴,卵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卵黄系带,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卵的震荡,同时也有利于卵的孵化。

角质层

指蛋壳再表面的一层,类似皮肤角质层。

卵黄膜

卵黄膜,鸟类受精卵的一部分,紧贴在卵表面的一层膜。属于初级卵膜,这是由受精卵的细胞膜发育而来,具有保护的功能。它是在卵巢内形成的。一般认为它是由滤泡细胞的分泌物组成,卵本身也可能参与卵黄膜的形成。

卵壳

卵壳由内层卵壳膜、气室、外层卵壳膜、真壳、护膜构成。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统称卵壳膜。这两层膜在其他部分紧贴,但在钝端分开形成气室。内层膜厚度只有外层膜厚度的 1 /3 。卵壳膜呈半透明,只允许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主要由角蛋白和少量碳水化合物构成。卵壳膜在胚胎发育中能维持鸟类渗透压和呼吸作用,保护胚胎。真壳主要由有机质(2%) 和钙盐(98%) 组成,也有少量柠檬酸根、磷酸根和钠、钾、镁,它们的成分和比例在不同鸟类是有差异的,如家鸡卵壳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为 1∶50 。护膜呈全封闭状,为透明蛋白质薄膜。但鸥类蛋没有护膜。护膜分为两层,内层紧粘真壳,含有红褐色素、蓝绿色素等,形成斑状纹理,外层护膜形成卵壳的底色。护膜不影响卵的气体交换,但可阻止卵中水份的过度丧失并防止微生物侵入,因此这就是洗过的鸡蛋易坏的原因。

话蛋----松鼠科学会

鸡蛋是一个细胞吗?----中国科学院

回答3:

鸡蛋壳里的薄膜不是细胞膜,蛋白也不是细胞质。细胞膜是卵黄膜。
一个鸡蛋不能说是一个细胞,因鸡蛋从外到内依次为蛋(卵)壳、外壳膜、内壳膜、蛋(卵)白、蛋(卵)黄,且外、内壳膜间存在气室。蛋(卵)白是供鸡胚胎发育时的营养物质。
卵黄和卵黄膜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卵细胞,而鸡蛋清和蛋壳则是在输卵管形成的,不算。
若产出前未受精,则蛋(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若产出的是受精的蛋,则卵在母鸡体就受精,并在母鸡体内就已经开始进行胚胎的发育,所以我们看到的应该就已经是一个胚胎了

回答4:

未受精蛋 种蛋中通常被称为“卵黄”的部分,实际上只是一个细胞,即雌性生殖细胞或卵子。卵黄绝大部分是营养物质,细胞核和大部分细胞质集中为一个不规则的小白点,浮于卵黄上面和卵黄膜的下面。这种蛋虽经孵化但不能发育,称未受精蛋。
受精蛋 鸡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漏斗部与精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滞留期间不断分裂,到种蛋产出体外时已分裂成一团细胞,此时为胚胎发育的囊胚期。从正面看囊胚像覆盖在卵黄表面的圆盘,中央为明区,边缘为暗区,通常称为胚盘。
进入孵化,蛋的发育过程如下 ,
第一天: 状区经过24小时的孵育,胚盘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增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二天:胚盘已扩展一倍并被红色的血管围成樱桃形或椭圆形,这些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缘血管----缘窦。胚盘中心有一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中可见一搏动着的小红点,即原始心脏。
第三天: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增,新进来的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仙融合而主要存在于胚区。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可见蚊状的血管区,俗称“蚊虫珠”。
第四天: 卵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变淡,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由于卵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照蛋时卵黄不易转动,胚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称“小蜘蛛”。尿囊是一个很小的水泡,眼睛开始沉积黑色素。
第五天: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羊膜)中,羊膜内充满羊水,胚体弯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卵黄囊已包围1/2的卵黄,照蛋时可见到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眼”。肉眼已可见到尿囊,直径6毫米左右。
第六天:尿囊增长迅速,一天之内增长了约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较卵黄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面积达2/3以上。胚体已初具翼和腿的外型,已眼睛黑色素更多,照蛋可见头部与躯干部两个小圆团,俗称“双珠”。
第七天:卵黄体积达到最大程度,以后将逐渐缩小,卵黄囊虽然也增大,仍有1/4卵黄未被覆盖;尿囊比第6天增长约两倍;胎儿的外形已具备禽类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前后肢分化明显,胎儿的透明度开始降低,胚胎半沉半浮横卧于羊水中……
大概可以得知鸡蛋里是有细胞的活性物质,适应条件下就能生长,而且不至一个,断不是严格意义的细胞,有代谢,我们更应该把它看成一个培养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