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怎样向中央反映问题

2025-04-10 16:06:0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网上向中央反映问题可以去这个网站国家信访局-网上信访


来看看你的问题:国家规定六十岁退休或六十多岁退休政策,而百分之九十几的企业和用人单位用工年龄都是在45岁以下、48岁以下或50岁以下,请问中央这的规定与现实符合吗?

首先我想冒昧地问一句:你知道什么叫“退休”吗?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国家规定的是你到了这个年龄,就没必要再工作了,该退休了,国家出钱满足你未来的生活需求,算是一种奖励机制。

你所说的的那种情况,是企业和用工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更年轻、劳动能力更好的人,而将岁数大的、劳动能力弱的抛弃,这叫“辞退”,不叫“退休”。你应该问“企业开除高龄员工是否合法”,而不是抱怨国家关于“退休”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回答2:

到底是谁的错
邱德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仅如此,父母还给了子女姓名。我出生后父母给我起名丘德镳,从此这一姓名伴随了我一生:我在十八年读书生涯和三十六年工作经历中使用的姓名是丘德镳,我的个人档案、前期户口(登记在集体户口本中)和第一代身份证上的姓名也是丘德镳。正因为如此,2004年我退休时宜春钽铌矿才以丘德镳一名,分别在宜春邮政储蓄银行和宜春建设银行为我设立了退休养老金帐户。
退休后迄今为止我从宜春邮政储蓄银行领取本人的退休养老金没有遇到任何问题。2016年以前我从宜春建设银行领取本人的退休养老金也一直十分顺利。然而2016年7月2日我到社区附近的建设银行去领取本人的退休养老金时,该行工作人员突然要我出示第二代身份证,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时我的身份证不在身上但工作人员还是让我取了钱。十天后我带上身份证再到该银行去取钱,工作人员看后却以我身份证上的姓名(邱德镳)和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姓名(丘德镳)不相符为由而拒付。我再三解释丘姓和邱姓是同一个姓,丘德镳和邱德镳是同一个人,但工作人员就是不听,又说我要取钱就必须有派出所的证明。我无奈只好专程前往珠泉派出所求助,该所经过查验确认无误后给我出具了以下证明:“邱德镳,男,身份证号码362201194401030614,与原一代身份证丘德镳,男,身份证号码362201440103061同属一人”。但2016年7月18日我持这一证明再到该银行去取钱时,没想到该行工作人员仍不满意,虽然让我取了钱,却又要我更换存折,并交待我必须要求宜春钽铌矿来更改我在建设银行的退休养老金帐号。我顿时感到莫名其妙。
为什么一定要宜春钽铌矿来更改我的退休养老金银行帐号,难道这是宜春钽铌矿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吗?情况当然并非如此。那么我第二代身份证上的姓名(邱德镳)和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姓名(丘德镳)为什么会不相符,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事说来话长。早在1997年国家出于整顿和改革的需要,经过统一部署后各地各单位对集体户口进行了一次清理,主要是把家属已有城镇居民户口的职工户口从集体户口本中迁出,再落到其家属户口本中。正是在这次清理集体户口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擅自改动了我的姓名:我原在集体户口本中的的姓名是丘德镳,落到家庭户口本中后就变成了邱德镳。领回家属户口本后我才发现这个问题,当时就深感意外。但我明白丘和邱其实是同一个姓,所以也就没有向户籍部门提出异议。同时深知有关工作人员擅自改动他人姓名的做法完全是一种专断行为,我即便提出异议也无济于事。又因为第一代身份证的有效期为20年,所以2007年我持家庭户口本去申领第二代身份证时,我在第二代身份证上的姓名自然也成了邱德镳。因为那次清理集体户口是全国统一部署,虽然各地各单位都有人参加,但各地各单位基本上没有具体过问,所以本人姓名的这一“变化”其实跟我的原工作单位宜春钽铌矿无关。
再说丘和邱为什么是同一个姓?关于这一点有姓氏考为证。《一百大姓溯源》指出:“邱”作姓氏用,本作“丘”。其由来据《姓考》称,齐太公(即姜尚,是周朝齐国的始祖,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建都于营丘,子孙以地名为姓。江西省南康县(现为赣州市南康区)下排孜丘氏家谱的说法则更加明确具体:姜子牙的长子穆公封于营丘,因穆公未能继承侯位,其子孙遂不能再姓姜,而以封地营丘的丘为姓(约为公元前1100年)。从此以后丘姓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而分布到全国各地,在这两千多年里中国一直只有丘姓而没有邱姓。那么后来又是何时因何事而把“丘”姓改成“邱”姓?据考证这事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约为公元1700年),雍正皇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人心,下诏“尊师重道”,认为孔子名“丘”,如用“丘”作姓乃是犯了“圣讳”,故下令回避。当时规定除《四书》、《五经》上的古体“丘”字不作更改外,其余各处凡遇“丘”字者一律加邑旁而为“邱”,从此丘姓就变成了邱姓。此后有清一代中国便又只有邱姓而没有丘姓。但丘改成邱以后读音不变,不过是加个邑旁而已,实际上只是增加了笔划,这就相当于给“丘”字造了个繁体字“邱”,其目的是为孔子避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皇帝的圣旨不再管用,情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多数人既改之则安之仍以“邱”为姓,少数人则恢复原来的“丘”姓,从而出现了邱姓和丘姓同时并存的局面。这种情况就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丘”和“邱”是两个不同的姓。现在很多汉字都有繁体和简体之分,但谁也不能说同一个汉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同一个字。“邱”和“丘”就是同一个字,邱姓和丘姓就是同一个姓。
以上就是我的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名和我的第二代身份证姓名看似不符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可见其原因错综复杂。如果硬要认为这一不符是个差错,那也得首先弄清楚到底是谁的错,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我认为首先应当归咎于三百多年前的雍正皇帝,要不是他下诏“尊师重道”把丘姓改成了邱姓,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种种问题。尊师重道是对的,但雍正皇帝以犯圣讳为由下令把丘姓改为邱姓则是绝对的错误。这是导致本人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名和第二代身份证姓名不符的根本原因。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人恢复以丘为姓显然是拨乱反正。但1997年清理集体户口时居然又有人再一次把丘姓改成邱姓,那就太令人费解了。应当说那次清理集体户口时有关工作人员擅自把本人的姓名丘德镳改成邱德镳,就是导致本人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名和第二代身份证姓名不相符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一定要宜春钽铌矿更改我在建行的退休养老金银行帐户实在毫无道理。
最后我还得就此谈一点个人的感受。为什么我从宜春邮政储蓄银行领取本人的退休养老金从来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而麻烦只出现在我从建设银行领取本人的退休养老金这件事情上?这或许可以表明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不一样吧,或者说二者的思想境界层次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我请有关派出所出具了丘德镳和邱德镳是同一个人的证明,宜春邮政储蓄银行知情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接着上级有关部门和宜春邮政储蓄银行就根据上述证明把我在邮政储蓄银行的退休养老金帐户名改成了邱德镳。我想这应当是处理该问题的正常合理程序。而建行有的人却仍然坚持必须由我的原工作单位即宜春钽铌矿来更改我在建行的退休养老金帐户名,致使我在宜春建设银行的退休养老金帐户名至今依然是丘德镳。不过既然派出所已经出具了邱德镳和丘德镳是同一人的证明,我想这也无所谓了。只不过我希望有关人员今后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吹毛求疵纠緾不休,以免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更大的伤害。

回答3:

千万记住,规定只是规定,政策只是政策,法律只是法律,至于怎么执行,他们自己不明白吗

回答4:

我们有210余人原住修水县上奉公社桥祝林场,上与沙洲下至何市双港口交界处,原山林面积6.586.39亩自留山,至今林权证上奉政府一直未发,请求中央政府解决,上奉镇桥祝林场人民,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林权补贴一文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