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其区别在于:
1、发病机制:特发性震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中脑黑质多巴胺缺乏有关;
2、临床表现: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帕金森病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硬和动作缓慢。
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都是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但是在临床表现和检查方面各有不同。帕金森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所导致,一般都是单侧起病较多,以静止性震颤为主,一般伴有嗅觉减退、肌强直、步态异常、运动僵硬等症状,还有病人会有小便频繁、便秘、焦虑、抑郁、腹胀、胸闷等情况出现,肌电图提示震颤频率是4-7Hz。特发性震颤患者一般都是双上肢起病为主,以活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等多样震颤形式并存,一般没有肌强直和运动僵硬。步态一般不会有改变。在肌电图检查方面,震颤频率是4-12Hz。
特发性震颤一般是遗传病,高发在30-40岁。
帕金森病不是遗传病,高发在老年人群。
帕金森病的震颤大多数从一个手或腿开始,尤其手的震颤最常见,多为静止性震颤,即放松、静止不动时震颤,活动、用力时消失。手的震颤典型地表现为“搓药丸样”或“数钞票样震颤”,走路时容易发现。早期一般无头、下颌、嘴唇、舌头的震颤。除了震颤之外,患者常有肢体僵硬、动作不灵活等症状。
特发性震颤大多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即肢体处于某种姿势或者活动时震颤,最常见于持物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倒水、写字,而静止不动时震颤较轻。特发性震颤大多数两个手同时发病,早期就可有头部震颤,不会有肢体僵硬、活动不灵等症状。绝大多数特发性震颤进展很慢,很多年都没有加重,对生活影响不大,一般也不用特殊处理。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常见于手,其次是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会出现下肢震颤,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和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会加重。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震颤、僵硬、动作缓慢,是它的三大主要的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