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P+O2-P2O5的配平
。
(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
。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
。
(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
(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
4P+5O2=P2O5
条件点燃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2.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FeS2+11O2
=====2Fe2O3+8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