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梧州龟苓膏很出名,大部分是盒装或者是灌装的,一般都标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了保质期之后建议不要再食用。
食品发生了什么变化才算变了质,日常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首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当说一种食品属于“合格产品”的时候,是指在食物的颜色,味道,口感,安全性都符合要求。食物从被生产的那一刻起,在以后的保存过程中,各方面都开始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食品,发生变化的速度与程度不同。比如说肉蛋奶这些动物性食品,尤其是生鲜状态下,首先发生的是细菌的滋生,而后才有气味的变化。饼干,曲奇一类的水分含量很少的食品,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潮变软,这类食物首先是发生口感的变化。油炸食物,首先发生的是油脂氧化,会产生异味。
以上所述,可以归纳为:细菌滋生,油脂氧化,食物受潮。在食品工业和相关标准的明文规范中,这些都可以算作食品变质。
食品外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相当于厂家对消费者的承诺,在这个期限内,食品的各方面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也并不意味着食品坏了不能吃了,只是吃了过了期的食品有生病的可能性。
很明显,食品变质可以看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食品中的一些物质和细菌,不会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认为:保质期限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一旦过了保质期,哪怕是一天,它就变成了危害生命安全的毒药。其实食物从保质期到过了保质期的这段时间内,还会受到保存条件的影响。比如说我朋友常买的保质期只有3天的巴氏消毒奶,如果在低温环境下,将之冷藏两周,其中的细菌都不会超标。
所以说虽然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一定就变质了,但是为了卫生安全考虑,建议不要再食用,不管是否进行过加热处理,不然有可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