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只有我们不了解的历史人物,没有完美的历史人物。
曹操是汉相曹参之后,也是宦官的孙子。在东汉末年,曹操是一个比较有爱国之心的人。他号召诸侯伐董,诸侯都不思进取,曹操自己带着手下的1000多军队进攻董卓。这种豪气,并非袁绍、袁术等人能力。
后来,曹操被徐荣击败,跑到了兖州,打徐州,被刘备守住了郯城。又被吕布偷袭。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曹操击败了吕布,夺回了兖州。
在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追击的时候,袁绍不愿意去救献帝。刘备已经有了徐州,却和袁术、吕布纠缠,也没有什么大的战略眼光。只有曹操,即忠又勇,打败了李傕、郭汜,顺便解决了杨奉、董承等异己势力。救下献帝以后,曹操为献帝在许都修宫殿,虽则也把献帝软禁起来。但也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献帝。
如果没有曹操,汉献帝早被李傕、郭汜,或者白波匪杀掉。
之后,曹操借着汉室威名,平定了吕布、袁术、袁绍,打跑了刘备,统一了北方。
这时候,曹操挥兵南下,吓死了刘表,占领了荆州6郡1国里的5郡1国,势力达到了顶峰。然后,曹操犯了轻敌的错误,带领少量军队追击刘备,被周瑜的援军打败。曹操的军队又生了瘟疫,最终被黄盖献诈降打败。
之后,曹操没有再对荆州用兵,而是集中力量消灭了西凉的残余势力,进一步进军汉中。可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策略。
再来,曹操开始走下坡路,刘备攻取汉中,关羽北伐。曹操吓得差点迁都。幸好吕蒙偷袭了荆州,关羽战死。之后,曹操也死了。曹操一生,可能对不起很多人,可是对关羽着实不错,不会是被关羽吓死的。
我们可以看到,汉朝的天下,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自己说:“非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倒是事实。曹操欠汉朝的只是一个名分,曹操自己当然心知肚明,所以至死也没有称帝。
不过,曹操自称魏公,又当魏王,这确实说不过去。汉朝规定:非功莫侯,非刘莫王。而公这个爵位,是汉朝没有的,当“公”的仅有操莽。而汉朝除了汉初分封的异姓王,自从此规定生效起,仅有三家外戚当过王,分别是吕家、王家和曹家。曹操想干什么,谁都知道,所以说他是逆臣,也绝对不冤枉。
曹操的防御体系是:曹仁守荆州(曹魏一直拥有荆州的南阳和南郡北部);夏侯渊守汉中,协管西凉地区;长安是个重镇,一直由曹洪加钟繇防守(所以三国演义里,徐庶听从庞统的那个计谋,简直是胡说,曹操颇能用兵,怎么会不在西面留重兵防守呢?);北方曹彰防御匈奴;南方孙权最厉害,曹操派出了张辽、李典、乐进的黄金三人组来防守。留在邺城(曹魏的首都)的只有瞎了一只眼的夏侯惇。而正是这个夏侯惇,曾经提出让曹操继承大位,以魏代汉。曹操当时自知寿命不长,没有同意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