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由此推断,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是一个能与孔子,朱熹相提并论的人,而他的心学更容易使人接受,主要内容便是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如若揣摩透彻上可安邦治国,下可修身齐家,比如后来的徐阶都受其很深的影响
王阳明被认为是五百年一出的圣人,号称真三不朽。
心学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吾道以一贯之兄,你也在啊?王阳明是个圣贤,在思想,哲学,军事,文学,教育方面颇有建树,是为亘古一遇的全能大儒,为人刚正,清廉。心学最为重要的是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学说。
附上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还有个: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当然这些只是囊括了心学的基本概念,要想有所得还得看《传习录》和《王阳明全集》。当然看懂心学的前提是四书五经。
心学是在 孟子 中庸 大学 易经等书上发展而来的,也可以说是对这些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