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爆炸极限 :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由于气体比较轻,所以一般不用质量来计算浓度,都是用体积来计算的,也就是体积百分比浓度,例如:爆炸极限 其实就是一种 “气体百分比浓度”的表述方式。
氨的爆炸浓度下限是15%上限是28% 这个就是氨气在这个浓度中较易爆炸。
在这个区间之外就不太会爆炸。比如 氢气占A气体的浓度是90%,那么这个A气体在接触到火源后,就会安静的燃烧。
爆炸浓度上下限越是大,越容易发生爆炸。
最后再回答上述问题:空气中胺的浓度达到百分比区间内的值时,就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氢气的危险性更大,因为它的爆炸极限上下限区域更大,概率也就大了。所以氢气球是不允许带上地铁的。
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比)是15%-28%,也就是说氨气的体积分数占混合气体的15%-28%时能够形成爆炸混合物,有爆炸的危险,体积分数低于15%或高于28%都没有爆炸危险(但有燃烧的危险)。甲烷的爆炸极限浓度和氢气的爆炸极限浓度都指的是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比较可燃气体的危险性主要看爆炸极限浓度的下限,下限越低爆炸的危险就越大,所以三种气体中氢气危险性最大!
氨气在这个浓度中较易爆炸。
在这个区间之外就不太会爆炸。比如 氢气占A气体的浓度是90%,那么这个A气体在接触到火源后,就会安静的燃烧。
爆炸浓度上下限越是大,越容易发生爆炸。
最后再回答上述问题:空气中胺的浓度达到百分比区间内的值时,就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氢气的危险性更大,因为它的爆炸极限上下限区域更大,概率也就大了。所以氢气球
你给的15%、28%就是浓度,不过这里的15%指的是体积分数,如果有100个分子的话氨分子的个数就是15个,其它为空气的成分。爆炸的极限越大,危险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