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实际就是从身边的事情,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例如,一些未成年很自私,根本不考虑别人,甚至他自己父母的感受,就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入手。告诉他们,一把糖果都藏起来,父母就会不高兴;如果是偷了别的小朋友的糖果,就损坏了我们一家人的品德,父母也跟着蒙羞。而片面的讲大道理,唱高调,未成年人是不会买帐的。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能以“堵”为主,应以“疏”为主。让他们“远离网吧”,只是权宜之计。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用技术手段,虑除不适合他们的东西,添加适合他们的东西,建立“未成年人网吧”或叫“绿色网吧”,还要鼓励他们去参与,去学习。 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有针对性。研究他们的不同特点,强化社区和社会组织对他们的特别教育。成立一些针对各类特殊人群的社会组织或志愿者,在研究未成年人各类专家的指导下,弥补他们成长中的空白。 贴近生活就是有意让未成年人了解一个完整的世界。例如:让未成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不仅有益于他们全面地认识社会,还会使他们的身心变得坚强。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好的大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美国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在偷逃个人税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较高。中国问题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突出的。父母的恩爱、成年人的遵纪守法、老师的一视同仁都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未成年人喜欢崇拜和模仿。身教,对未成年人尤其有效。 贴近群众就是贴近未成年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其他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把他们当平等的人来看。把他们当成兄弟姐妹,而不是替他们指点迷津的救世主。爱他们,而不是全盘否定他们。爱是教育的最基础力量。真心实意面对他们,才是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按照未成年人的特点,循循善诱,与他们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善意的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尊重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按照大人门的主观愿望去教育,甚至强迫未成年人参加什么不参加什么,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往往会适得其反。要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心态,放下成年人的架子,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前提。 多给孩子们爱抚,多给孩子门真情,多给孩子们耐心,多给孩子们包容,多和孩子们交心。他们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爱心来浇灌。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是硬件建设,一是软件建设。创设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环境,多让他们观看反映青少年题材的电影,电视多为青少年开设一些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节目,把一些经营性网吧转化为青少年接受教育,开阔眼界的“绿色网吧”等。这些都是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有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更需相应改进。教师,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走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类报刊杂志、影视作品,也应多反映未成年人的生活。 青少年是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各级各地都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 ! 我不会白拿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