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焊接接头各部分的性能如何

2025-04-15 15:06: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楼主可能把“晶粒未长大”误写为“晶粒为长大”,关于前面的晶粒长大是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后面的指铁素体的长大,这两者不怎么矛盾。前者是全部转化为奥氏体;后者一部分转化为奥氏体,还剩余一部分的铁素体。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长大的温度有所不同。

回答2:

焊接接头由焊缝和热影响区两部分组成,热影响区位于焊缝金属和母材之间。以不易淬火钢为例,如低碳钢和合金元素较少的低合金高强钢(16Mn、15MnTi、15MnV钢),其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粗晶区、细晶区、部分相变区等三个区域。焊缝区金属的性能还可以,重点分析热影响区的性能。
粗晶区(又称过热区)该区紧邻焊缝,该区母材中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全部变为奥氏体,奥氏体晶粒长得异常粗大,冷却后使金一般比属的冲击韧度急剧下降,一般比母材低25%-30%,是热影响区中的薄弱环节。
细晶区又称正火区,加热温度在Ac3以上的区域(低碳钢为900-1100℃)。空冷后得到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当于热处理中的正火组织。细晶区由于晶粒细小均匀,因此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又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这是热影响区中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的区域。但由于整个焊接接头的性能取决于接头中的最薄弱环节,所以该区性能虽好,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部分相变区(又称不完全重结晶区)指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的区域(低碳钢为750-900℃)。该区母材中的全部珠光体和部分铁素体转变为晶粒比较细小的奥氏体,但仍保留部分铁素体。冷却时,奥氏体又转变为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未溶入奥氏体的铁素体不发生转变,晶粒比较粗大,故冷却后的组织晶粒大小极不均匀,所以力学性能也不均匀,强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