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剪力墙、梁、板,柱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以下简称“平法”)中都有原位标注,集中标注两个标注内容,但每个构件需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内容不一定相同。
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 纵筋。
二、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扩展资料:
平面梁施工的注意点:
(1)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节点构造的不同,将梁类型代号归纳为六种,见表10-3的规定。根据编号原则可知,如“KL2(2A)”表示的含义是:第2号框架梁,两跨,一端有悬挑。
(2)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悬臂梁采用变截面高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h1为根部高度,h2为端部较小高度。
(3)梁箍筋包括钢筋种类、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如:“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 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双肢箍。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采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例如:“2Φ22"表示用于双箍;“2Φ22+(4Φ12)”表示用于六肢箍,其中2Φ22为通长筋,括号内4Φ12为架立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位标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面梁
;的意义——把梁的面钢筋和底钢筋用分号分开来,分号前是该梁的面钢筋,分号后是该梁的
底钢筋。
这不叫原位标注,应该叫集中标注(该梁共6跨的集中标注)。
其它的3根22、2根25才叫原位标注。
当梁无原位标注时按集中标注施工,当遇有原位标注时按原位标注施工。如:集中标注跨的下部有原位标注2根25,所以该跨梁的下部底钢筋是2根25而不是2根22。
括号里的2根12是架立钢筋,分号后面的是通长下部钢筋,如果有原位标注,比如图中第二跨2根25的,就用2根25替代2根22的钢筋。那个图中的问号应该是字体不对,不能正确显示钢筋的级别符号。
楼上两位说的没错。括号里的表示上部贯通筋,2条22的表示底筋。不过这个位置底筋应是2条25的而不是2条2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