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区别?

2025-02-25 00:26: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区别如下:

配置性评价是教学评定的类型之一。一般在各学年、各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准备状态。通俗地讲,即是知道学生的底细。所谓学生的预备状态或底细是根据他们在同年级或同年龄学生中的地位,以及个人在成绩水平上的差异来衡量的。摸清情况,就可以更好地编班分组,妥当地安排教学计划等等。这种评定因而可称为配置性评定。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拓展资料:

配置性评价的方法:配置性测评与其它类型的人才素质测评相比, 它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等特点。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诊断性评价的方法: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第一,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第二,适当安置学生。

回答2:

配置性评价在教学开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是对教育背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育设计。

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扩展知识

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第一、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

第二、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第三、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这种诊断性评价类似于医生给病人看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内容或认知能力发展上的严重困难,运用某种特殊的评价手段而作的诊断,目的是找出造成严重困难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故这种评价既可能发生在某种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也可能发生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之中,只要发现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这种评价。例如,对存在明显交往障碍的孩子进行诊断,分析造成孩子交往障碍的原因,进而提出帮助孩子发展交往能力的措施。

回答3:

对这个问题,开始我也纳闷了…我自己觉得虽然都是教学前进行的评价,但目的不同…配置性评价更倾向于把学生分出好坏以便分班分组或者是安排教学等,主要在为教学做准备。而诊断性评价在于查出学生问题以便教师针对问题组织教学…比如查出哪些方面薄弱就适当的补补…个人观点,也不知讲清楚没…

回答4:

我觉得大家说得都不太正确,根据16年上的真题: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选的答案为诊断性评价;13年上的真题: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选的答案为安置性评价。那么我认为,诊断性评价强调用来教学,而配置性评价强调用来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