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图当时是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合同未满,而且太过年轻。而阿巴多89年已经是风头正劲,刚刚卸任斯卡拉艺术总监,经柏爱民主投票,一直确认他为新任艺术总监。乐团是02年阿巴多合同期满,寻找新的接班人时,发掘的拉图。当时拉图已经将名不见经传的伯明翰带领成为一直出色的乐团。
卡拉扬年代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佛特温格勒与世长辞。翌年四月,柏林爱乐乐团选出的新艺术总监,是成立以来在任最长的一位,那就是卡拉扬。他与乐团紧密合作,通力以赴,琢磨出独特又前所未有的完美精湛乐声,那扎实根基,使乐团在国内外备受推崇,无论是音乐厅的演奏,抑或灌录成数之不尽的唱片,都是凯歌高奏。
不单如此,卡拉扬还为乐团拓展出多个新路向。一九六七年,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成立,从此乐团拥有专属的国际音乐节,并赢取了成为歌剧乐团的机会。接下来的新猷是开办柏林爱乐乐团管弦乐学院,让年轻有才华的器乐手从实践中学习,以符合顶尖乐团的严格要求。新爱乐音乐厅也是在卡拉扬时代建成。自六三年十月起,乐团已以这个由沙隆设计的音乐厅为总部;一九八七年,音乐厅更于添置了一个室乐厅。
开拓新声 — 阿巴度
卡拉扬当了乐团艺术总监近三十五年后,于一九八九年七月辞世。他的继任人可不是无名之辈,阿巴度六六年已首度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赢得乐师赞口不绝。他并不如几位前任总监那样致力培训团员,却是凭着十足的信念与艺术气质而最令人难以忘怀。
阿巴度编排的节目,每期音乐会都有一个主题焦点,例如:「浮士德」、「流浪者」、「音乐人人爱」等。这种观念的现代化,正好与乐团本身重拾活力互相配合,目前乐团的成员一半就是在那个时代加入的。
一九九八年二月,阿巴度宣布于二○○一至○二乐季之后不再与乐团续约。于是在翌年六月,柏林爱乐乐团以大比数选出新的总指挥。
Zukunft@BPhil — 乐团的未来:历图
新任的乐团总指挥历图,是年轻一代最成功的指挥之一,他的加入,为乐团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新意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把乐团正式转变为受公法管辖的组织「柏林爱乐乐团基金会」,归柏林城邦监督保护。此举为乐团确立了最符合现代精神的架构,容许乐团有全新的创作自由与稳固的财政。德意志银行担任乐团的主要赞助商,让基金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支持。而另外一个支援则来自「柏林爱乐乐团之友协会」。
在二○○三至○四乐季中,柏林爱乐乐团基金会共安排了一百三十一场音乐会,其中八十六场由柏林爱乐乐团演出。除此之外,基金会更策划了一个教育活动,名为「Zukunft@BPhil」。[Zukunft在德文是未来、前景之意。]这项活动对历图和乐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经由这项活动把音乐与音乐教育带到更广大的群众。历图把这个心意说得很清楚:「Zukunft@BPhil提醒我们,音乐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音乐应该是所有人一生中极重要也不可或缺的成分。」在乐团经历了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之后,这项活动标志着乐团扩大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如今乐团正以一贯的投入精神,全力履行这项使命。
西蒙·拉特尔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柏林爱乐乐团的乐师投票选出西蒙.历图接替阿巴度为乐团的总指挥。阿巴度于前一年宣布,希望在二○○一至○二乐季于领导了乐团十二年后,可以卸下职务。在乐团成立了一百二十年之后,历图于二○○二年九月七日以第六任总指挥及新艺术指导的身份,指挥乐团演出第一场音乐会。
历图一九五五年生于英国利物浦,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艺,七四年至七七年在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和伯恩茅斯小交响乐团任助理指挥。此后他与英国多个乐团合作过,包括爱乐管弦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和伦敦小交响乐团。一九七九年他首度在美国亮相,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出,并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四年担任该团第一位首席客席指挥。
一九八○年,历图当上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十年后直至九八年夏出任音乐总监。他在该团孜孜不倦的工作,又推出各项充满新鲜意念的艺术活动,令该团稳立世界一流乐团的地位。他率团走遍全球,九八年更为萨尔斯堡音乐节的嘉宾,演出全套贝多芬交响曲。
除了伯明翰市交响乐团之外,历图领导过的乐团遍及欧美。他与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建立了悠久而深厚的关系,更于二○○一年五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录了多首贝多芬乐曲。自一九九二年十月起,他也是启蒙时代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 以及伯明翰当代乐组的艺术总监。
一九七○年代后期,历图开始涉足歌剧,于一九七七年首次在格兰特堡指挥演出杨纳杰克的《狡猾的狐狸》。之后,指挥过的制作包括史特劳斯的《那克苏斯岛上的阿丽德奈》和《玫瑰骑士》、浦罗歌菲夫的《三只橘柑之恋》、盖希文的《波基与贝丝》,以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女人皆如此》、《唐乔望尼》几出歌剧。历图首次为英国国家歌剧院执指挥棒的制作是杨纳杰克的《卡佳·卡巴诺娃》,首次亮相在高文花园的歌剧是《狡猾的狐狸》。近年演过的歌剧包括杨纳杰克的《马可普洛斯事件》 (二○○○年九月于普罗旺斯 )、华格纳的《崔斯坦与依索尔》 (二○○一年于荷兰歌剧院 )、贝多芬的《费多里奥》 (二○○一年于格兰特堡和二○○二年于巴黎沙德莱剧院 )、华格纳的《巴西华》 (二○○一年于高文花园 ),以及于二○○二年十二月在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尼古拉斯莫的《苏菲的抉择》。○三年他再指挥上演贝多芬的《费多里奥》 (于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及在柏林的音乐会 ),和莫扎特的《伊多内美奥》 (格伦特堡、柏林、琉森 )。
历图当上柏林爱乐乐团的总指挥之前,与乐团合作已有十五年之久。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四日他首次指挥乐团演出马勒的《第六交响曲》,此后定期出现在乐团的指挥名册上。截至二 00二年九月之前,他共指挥了七十五场音乐会,演过类别广泛的曲目,包括巴赫、巴托、贝多芬、贝尔格、贝里奥、白辽士、伯恩斯坦、布列兹、布拉姆斯、狄恩、德布西、盖希文、格列瑟、古拜杜莲娜、赫斯、海顿、杨纳杰克、李斯特、马勒、梅湘、莫扎特、尼尔森、浦朗克、 拉赫曼尼诺夫、拉莫、拉威尔、荀伯克、萧斯达高维契、西贝流士、史达拉汶斯基 、苏克、以及史曼诺夫斯基的作品。
历图经常安排在音乐会演出名不见经传的乐曲, 例如一九九○年九月他为古拜杜莲娜的《阿利路亚》举行首演,翌年一月指挥演出史曼诺夫斯基的《圣母悼歌》,一九九二年九月向柏林大众介绍苏克的《死神交响曲》。到了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他指挥上演一套组曲,取自拉莫的《波里亚后代》;而一九八年二月,介绍了贝里奥的《交响曲》。在历图的指挥下,柏林爱乐乐团也首次演出了马勒《第十交响曲》的库克版本。
历图与 EMI唱片公司签了独家录音合约,该公司为他与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及其他乐团合共录制了六十多套乐曲。他的电视专辑《离家》演绎二十世纪的音乐,于一九九七年由英国电视 (第四台 )播放。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录的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和马勒的《第十交响曲》,不单博得全球乐迷赞赏,并赢取了格林美奖。至于他在柏林爱乐音乐厅现场录音的荀伯克《古雷之歌》,已于二○○二年四年面世 。
不久前 EMI推出了一张现场录音唱片,是历图与柏林爱乐乐团于开幕音乐会上演奏马勒的《第五交响曲》,里面并收有 乐团于二○○三年四月在爱乐音乐厅现场录音的贝多芬《费多里奥》。
一九九四年,历图获英女皇在寿辰仪式中颁授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KBE),表扬他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两年后,汉堡的杜费基金会向他颁赠「莎士比亚奖」。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他又获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颁发阿尔拔奖章,表扬他对音乐的杰出贡献,以及在教育与社区活动的热心服务;这两方面也会是他在柏林的重大任务。 二○○三年秋,他又获德国唱片业界颁授「回音古典音乐奖」中的「指挥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