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如果DNA阳性,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只要肝功正常,对宝宝发育没有影响,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就可以了。
DNA如果阴性,就更没问题了。建议查一下HBV-DNA,肝功、肝胆B超,综合评估一下。
乙肝小三阳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传染宝宝。但不一定传染上宝宝,即宝宝不一定得病。
在怀孕过程中可以根据专家建议采取阻断疗法来防止传染。
具体方案可咨询当地妇幼保健医院或中心妇产医院或传染病医院专家。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
乙肝属于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三个途径传播。孕妇若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检测肝功能,若肝功能正常,则暂不用治疗,需定期检查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则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至于胎儿,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若保得住,则在出生24小时内打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代表两个分期,各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强弱不同。
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如果肝脏细胞的伤害比较轻微,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肝脏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这类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历的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所以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2.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平时的生活要有规律,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多吃青菜,少吃过油腻的食品,一定要禁酒。
------------------------------------------------------------
遗传问题
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吗
乙肝不是遗传病而是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但可以传染给后代。父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有乙肝的母亲通过四种传播途径把乙肝传染给孩子:
1.妊娠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
2.分娩期: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3.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
4.日常生活中:因为与母亲接触频繁,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的感染。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做好阻断措施,孩子感染乙肝的几率很高。
乙肝父婴传播与母婴传播又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的父亲其精子已携带有乙肝病毒DNA片段,这种DNA片段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
要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