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基础不好,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内下功夫辅导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一、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果孩子总是面对严厉的、呵斥他的父母,他也不会感受到你那发自内心的爱,他对你所说的和所要求的都会感到厌倦。大部分人,不仅仅是孩子,面对呵斥自己的人总会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他的反感情绪也许会因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这种情绪却不利于他接受任何知识。当孩子被训斥之后,紧张沮丧,头脑可能一篇空白,反而更加不灵光了。
相反,如果孩子能处于一种友好、亲昵、鼓励的气氛中去学习,他不但会对父母有很强的信任感,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或者进度很慢,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此时一个领导以严厉的态度来指责我们:“你怎么这么慢?你为什么出错了?!面对这样的指责,我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感到反感,然后是厌恶,甚至是憎恨。相反,如果领导给予鼓励,哪怕只是笑一笑,我们恐怕就会做得更好。
孩子的心理也是这样。尽管父母都有爱,但是要将爱和有目的的教育结合起来,还是需要一定耐心和方法。
辅导不是给孩子施压,不是一直盯着,而是适时地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感觉你是来帮他,而不是监督他,不是来逼着他。因为一直盯着,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反而形成干扰。我还记得上学时,做作业时,如果老师在旁边看,我会觉得不自在,思维也受到干扰而迟钝了。
辅导孩子,是来帮孩子,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做题的一些乐趣,并用你轻松愉快的心情影响孩子,有了好心情,孩子做作业,会更好。
二、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制订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计划上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可以列短期计划,也可以列长期计划。学习计划最好在家长的建议下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例如小军比较爱看电视,制订计划时可以跳过动画片时间,这样可以使孩子容易接受一些。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与老师密切联系,耐心说服教育,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可以用他在学校的表现要求他在家里也应如此表现;如果孩子在校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约束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
四、讲解题目不是“讲”而是探讨
很多家长给孩子讲题,真的是在“讲”,能让孩子听得瞌睡了。这是因为缺乏孩子的参与互动,不是启发式的辅导,只是那么讲下来,孩子自然听得乏味。
在分析一道题目的时候,把题目分成很多步骤,每一步骤先引导他去想怎么做,他不会做的时候,就引导提醒一下,最好由他自己想到这一步骤如何解决。遇到理解不清晰的知识点,再回头看书、探讨,力争把它搞清楚、透彻。最终解题步骤,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出来,也要引导到只剩一层窗户纸,而且一定要由孩子亲自捅破,这样他会有成就感,增加兴趣和信心。
其实每一道步骤,最好都是由孩子亲自捅破这层窗户纸。传说中的循循善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互动,孩子会觉得有趣味;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兴趣,通过每一道题的讲解,会逐渐激发出来。
五、给孩子制订学习规范。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帮助制订具体的家庭学习规范,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逐步养成习惯。
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规范制定后就不要轻易改变,关键是落实。父母要勤讲,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要尽量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孩子愿意遵守规范,乐于执行有关要求。
六、错了也要鼓励
辅导孩子,最忌讳的是面对孩子做错了的题目火冒三丈,怒其不争。
辅导题目的时候,善于发现孩子好的方面经常鼓励他,而不是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刻批评、打击他。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信心和兴趣的影响大不相同。
另外,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表扬、鼓励更是需要的。信心,有的时候通过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优点,并真诚鼓励来逐步增强的。
七、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孩子来说,能否引起模仿,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因此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大人不应该一方面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劲地玩扑克、看电视、猜拳行令等。这样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给孩子的过失留有借口:你都没做好凭什么严格要求我。使习惯培养为空话。
耐心训练指导。由于小学生自制力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碰到孩子不按要求去做时千万不能急躁、放弃或放任自流,更不能讽刺或打骂孩子;要坚持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八、帮助孩子学习变得轻松
如果孩子能力可以,就让他去挑战困难;如果能力不足,就帮助孩子让学习变得容易轻松些。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材施教”吧。
千万不要太束缚孩子,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多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毕竟我们大人有义务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家长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是金色雨林(做儿童学习能力的训练的)摘炒的。不过5年级了,这个不知道适不适合去培训了。你看看那当地有没有,有的话去问问
不知道你是哪里人。江苏地区名思教育不错。
竞思脑电训练好像还不错的,可以去看下的
新■D王 牌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