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及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nnic gonadotropin,β�HCG)对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孕龄6~8周的早孕者资料,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测定血清孕酮、β�HCG值。结果 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P<0.01)。结论 孕4~6周血清孕酮、βHCG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预后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关键词】 妊娠 流产 先兆 预后 孕酮 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流产病因复杂,其中内分泌异常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1〕血清孕酮值与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密切,但即便如此临床上早期诊断仍有困难。为了提高确诊率,笔者对早期妊娠先兆流产者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nnic gonadotropin,β�HCG)定量测定值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两者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怀孕的早孕妇女205例,孕周为6~8周,年龄21~35岁,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血液、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合并卵巢肿瘤、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及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妊娠者,超声波检查诊断为宫内妊娠。所有患者停经后均有少量阴道流血,伴有或不伴有轻微的腹痛;宫颈口闭,阴道流血来自于宫腔。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即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94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组55例和正常妊娠对照组56例。
1.2 测定方法 确诊先兆流产的205例患者,从第5、6周早上均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采用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孕酮和β�HCG进行定量检测。观察期间均给予HCG、黄体酮及其他对症处理。根据超声进行动态观察判断其预后。
1.3 治疗方法 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值>25 ng/ml,提示黄体功能正常,B超见孕囊发育正常,经给予卧床休息等一般处理,腹痛缓解、出血停止。血清孕酮值介于15.94~25 ng/ml,除给予卧床休息等一般处理外,需加用黄体酮2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HCG 2 000 U,肌肉注射,隔日1次;经过2周治疗,如临床症状消失,超声提示孕囊正常,可以继续妊娠。如临床症状加重,超声发现胚胎发育停止,β�HCG持续不升或下降,则表明流产不可避免,应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应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孕酮、β�HCG值比较 第6周、第7周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第8周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继续妊娠组(P<0.01)。第8周继续妊娠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孕酮、β�HCG比较(略)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继续妊娠组比较,#P<0.01
2.2 随访 205例孕妇中有149例先兆流产患者,经卧床休息和(或)给予HCG、黄体酮及其他对症处理,阴道出血停止94例,腹痛消失,超声复查胎囊持续生长,胎心搏动良好,妊娠继续;因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重,超声检测胚胎发育,胎心搏动消失或始终无心血管搏动,最终临床诊断难免流产或稽留流产,于就诊的1~2周施行清宫术55例;正常妊娠对照组56例未做治疗。
3 讨论
由于妇科内分泌激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以及检测β�HCG和孕酮开展,使得由内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先兆流产可以在临床上得以及早诊治,从而为临床病情观察判断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并对其预后进行监测,使先兆流产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正常妊娠过程中,一定量的孕酮激素水平是维持妊娠的必要条件。妊娠初期孕酮的来源是妊娠黄体。高浓度的孕酮对增大的子宫起着明显的镇静作用,对早期妊娠的支持十分重要。孕酮可使子宫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宫缩素的敏感性,减少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如孕酮水平不足,将导致先兆流产或流产。国内外多数作者同意以孕10周前血清孕酮水平<15.30 ng/ml 作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标准〔1〕。有研究提示孕酮可预测早期妊娠的预后,孕酮<10 ng/ml是高危妊娠,孕酮≥10 ng/ml妊娠失败的危险性则降低〔2〕。本研究结果显示,孕酮低于15.94 ng/ml时,早期支持黄体不足,即使补充外源性的孕激素或用中药养血止血安胎,效果也不理想,反之孕酮高于15.94 ng/ml,保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正常妊娠过程中,一定量的孕酮激素水平是维持妊娠的必要条件。妊娠初期,孕酮的来源是妊娠黄体。母体血液中孕酮水平随着孕期的增长而稳步上升,妊娠早期主要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后,胎盘逐渐替代卵巢成为持续分泌孕酮的主要场所,但在孕12周之前,各孕周间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高浓度的孕酮对增大的子宫起着明显的镇静作用,对早期妊娠的支持十分重要。孕酮可使子宫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宫缩素的敏感性,减少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如孕酮水平不足,将导致先兆流产或流产。
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时,即排卵后的第6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产生HCG。HCG具有类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刺激黄体产生孕激素,维持黄体功能。黄体不健所导致的流产,胎儿90%以上是正常的,且此类患者多有不孕史或习惯性流产史,期盼生育,故保胎非常重要。先兆流产患者动态检测血HCG及孕酮,若HCG无典型倍数增长而呈现缓慢上升,孕酮高于15.94 ng/ml ,尽早给予HCG和(或)黄体酮间隔注射治疗,可以提高保胎的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血β�HCG迅速上升者经保胎治疗预后较好,无须用药保胎治疗,仅卧床休息预后均好,而β�HCG无明显上升者均为难免流产,这与有关报道一致〔4〕。若β�HCG增长不明显或下降,孕酮低于15.94 ng/ml,可短暂观察并联合超声检查对不良妊娠及早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保胎及稽留流产。
总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动态观察血清孕酮与β�HCG,对于妊娠结局的预测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又能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冯蓉. 血清孕酮诊断难免流产及异位妊娠的价值.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15�216.
2 Abbott L. Ectopic pregnancy: symptom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Nurs Times.2004,100:32.
3 刘霓,刘炜培,张羽虹,等.妊娠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的临床意义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48.
4 钟红秀.监测血β�HCG值观察先兆流产的预后.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