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除的时间是: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百姓观念改变则是在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出现,代表有: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等等。
二、简介:
1、“重农抑商”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政策始,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
“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 法律的内容必然为经济形态所决定,当“农本商末”观念被统治者信奉以后,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体现的抑商之法应运而生。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2、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这个是历史话题,人类文明发展到封建社会之后,也就是农耕社会之后,基本都能满足自给自足,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同时劳动力都用在土地耕作上,所以制定了重农抑商政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是有助于生产,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但往往事情都有两面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阶段,当人口已经到达一定数量,农耕物产已经足够丰盛的时候,再继续重农抑商就是落后的政策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最早在西欧国家,当时的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开始远航,抢夺了大量财富需要交易,同时发现交易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其中有名就是英法的贸易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