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距邯郸市40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北周时为杨坚焚毁。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开放。邺城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勘测时发现了佛教造像埋藏坑;3月份,佛造像埋藏坑田野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
邺城遗址在今安阳市北18公里处的漳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是殷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
邺城遗址在今安阳市北18公里处的漳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是殷邺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6年。公元580年,邺城被毁,当时的相州、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