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植物是盐碱土植物?

2025-04-05 08:01: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聚盐性植物。这类植物能适应在盐渍化土壤上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聚积在体内而不受害。如碱菀,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抗盐害“英雄”,它的体内所含的氯化钠竟高达49.9%,简直成了天然奇咸的“咸菜”。又如盐角草,它的叶片极小,植株多汁液,细胞原生质内不仅含盐很多,而且含水量也很大。但是奇怪的是,这些植物非但不受盐害,而且它还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其奥秘在于:吸收进植物体内的盐的钠离子已经与细胞中的有机物化合了,不仅不会使细胞的原生质受到盐害,而且由于细胞中含盐量的增多,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提高了渗透压,因此使根系在土壤中能够从土壤可溶性盐中争夺到对生命极其宝贵的水分。这些植物还有碱蓬、黄须菜、盐爪爪等。其中,黄须的抗盐能力是很突出的。黄须又叫做盐吸,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肥厚多汁,呈棍棒状,上面长了许多绒毛。黄须的根系非常发达,能使土壤变得疏松、渗透力加强。人们曾经在盐碱地上种过一年的黄须,结果,75厘米深的土壤中含盐量仅剩余0.1%,难怪人们称之为“吸盐器”。

(2)泌盐性植物。这类盐生植物也可以将大量的盐分吸收进自己的体内,但与聚盐性植物所不同的是,吸收进体内的盐分并不在植物体内聚积,而是通过茎叶表面的分泌腺(盐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的盐分排出体外,以淡化自己。就如同人与动物通过汗腺排汗一样。被分泌出的盐分在茎、叶的表面形成晶体,经过风吹雨打后,便洒落地上。这类植物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自己遭受盐害折磨的。如柽柳、补血草、芦苇以及红树科中的许多种类。有趣的是,如果将这些泌盐性植物种在无盐分的土壤上时,它们的出“汗”本领也随之消失了。

(3)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一般仅能生长在盐渍化程度较轻的盐碱地上。这些植物的根系对盐的透性非常小,所以尽管它们生长在轻度盐碱地上,但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其品性就如同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类植物有盐地紫菀、盐地风毛菊、田菁等等。

盐碱土植物在形态特征上也具有很典型的特征。如多矮小、干瘦,叶片退化或无叶,有的叶片则呈肉质,具有特殊的储水细胞。气孔下陷,表面积减少,体上具有白色绒毛以反射阳光减少水分散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