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但一般不食用。
吃的时候要先摘去根茎上的小叶子,再留下嫩茎掐成一小段一小段。
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大的肉质茎均可食用。藜蒿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芽菜粗细,可摘成一段段,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比芹菜的味道好。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
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江西省盛产,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一些湖泊草滩上也有。
江西人做藜蒿比较擅长,江西的藜蒿炒腊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润”的特点,而入选“十大赣菜”之一,是中国的名菜之一。
藜蒿,又名水蒿。藜蒿营养丰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6g,钙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萝卜素1.39mg、抗环血酸49mg、铁2.9mg。它生育期间病虫害少,基本不施农药;藜蒿嫩茎味道清香,肉质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凉拌,色味极佳;一年种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别是春秋两季,可以批量供应。因此,随着人们菜谱的变化,经过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寻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一般藜蒿亩产鲜茎4000kg-5000kg,效益较高。
藜蒿的生育习性是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旱,虽在种类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栽培中有几点要注意:
可采用多种方法繁殖。种子繁殖:可于春季将藜蒿种子与细土混匀直播于大田,播后覆土浇水,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开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下茎150kg左右。扦插繁殖:7月份剪地地上茎15cm长,条栽于新开好的沟中,沟深10cm,行距3cm-5cm,株距3cm-4cm,插后浇透水,然后再视墒情浇催根水,并经常保持湿润。压条繁殖:7月-8月,将生长健壮的成蒿齐地面割下,去掉上部20cm的嫩茎,然后开沟置于整好的大田,沟深6cm左右,行距45cm,成蒿要首尾相连,栽后覆土浇水,当年茎秆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3月陆续萌生大批新芽。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根据地力情况可作2m-3m宽的厢面,沟深18cm-20cm。每亩施腐熟的栏粪或石灰杂肥2000kg-3000kg,或精制惠满丰有机肥、生物有机肥40kg-50kg。春季追清水粪750kg。以后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田间宜湿不宜旱。随时锄除行间杂草。
适时采收。藜蒿的嫩茎长到10cm-15cm高时,顶端心叶尚未展开,茎秆脆嫩,要及时齐地割下。可一次割完,也可分批割取。待割部分要注意防止倒伏和老化,一般每月可收割一次。
所以,叶子还是不吃为宜!
藜蒿叶子还是不吃为宜。藜蒿是一种野菜,每年春季三月大量上市(当然,帝都是没有了)。藜蒿有着独特的清香,多与腊肉相配炒食。
藜蒿制作过程:
材料:藜蒿一把,香干2-3块,干红辣椒2根
藜蒿的做法:
1、藜蒿洗净切成小段,香干切成条,干辣椒掰成小段;
2、锅烧热倒油,下干辣椒至变色,倒入香干翻炒;
3、炒至香干略变色,倒入藜蒿;
4、翻炒至藜蒿略变软即关火,调入盐调味即可。
藜蒿,又名水蒿。藜蒿营养丰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6g,钙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萝卜素1.39mg、抗环血酸49mg、铁2.9mg。它生育期间病虫害少,基本不施农药;藜蒿嫩茎味道清香,肉质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凉拌,色味极佳;一年种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别是春秋两季,可以批量供应。因此,随着人们菜谱的变化,经过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寻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一般藜蒿亩产鲜茎4000kg-5000kg,效益较高。
很苦吧,叶子,我也是不太了解,很喜欢吃茎部,炒腊肉好好吃,叶子我婆婆炒过和香菇一起炒的,他说好苦,我是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