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有何区别

2025-02-23 12:37:3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25. 什么是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

答:三相三线制是发、输、变电,所采用的接线制式。
三相四线制是工厂用电所采用的接线制式。
三相五线制是住宅、商店、学校用电所采用的接线制式。

发电厂高压输电用三相三线(IT制系统)
发电厂的发电机发的电一般在1~3万伏左右(再高绝缘不好解决),如果用户距离不太远(十几到几十公里),一般要升压到22万伏,到城市边缘的变电站再变回1万伏,然后进市内,这中间的22万伏输电线路就是三相三线制。使用三根高压线就可以把电输送过去,对于发、输电,三相三线制输电最节省投资。

工厂用三相四线(TT制系统)
工厂用电之所以要用三相四线制,是因为工厂有两种负载,动力负载和照明负载,而两种负载使用的电是不同的:动力负载一般使用380伏三相电,而照明负载一般使用220伏单相电,所以工厂的用户的电力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一般要接成星接法(三个绕组的线头引出来为三相火线,三个绕组的线尾接在一起引出来并且在变压器附近接大地并引出为零线。),三根火线是三相电,用来接马达,是380的动力电,任意一根火线与零线之间,接上电灯就亮,是220的照明电。安全措施采用的是保护接零,就是把机器铁座直接接到零线上,这种安全措施不存在“跨步电压”,是最安全的保护措施。

住宅用三相五线(NT-C-S制系统)
住宅、商店、学校用电之所采用三相五线制,是因为这些场合大都是以照明为主的单相负载且无职业电工,火线与零线接反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在使用自制的插排后,如果取电用的插头是一个双扁插头,插排上就无法保证每次都是规定的左零右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的是保护接零就会惹出人命的大麻烦:因为万一出现因自制插排引起的零火线倒错,保护接“零”就变为外壳接“火”,使整个机壳都带电!正因如此,这些场合的用电设备万万不可保护接零,只好采用安全性稍差的(有跨步电压)保护接地。也就是除了零线是在用户变压器处接地之外,再专门接一根在楼层地基处接地的地线(那根黄色并且有绿条纹的线就是地线),所有大型铁壳用电设备,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外壳都使用半黄半绿色的电线接到三孔插头的中间那个长接线片上,其他两条再按右零左火接到三孔插头的两侧的另外那两个短接线片上(注意:插座上是左零右火,插头是右零左火),再配合总闸处的漏电保护,就很安全了。电视机因为是遥控,又是绝缘很好的塑料外壳,就不用保护接地了,两根线的双扁插头就可以了,绝对不用担心触电。

回答2:

三相四线制分两种情况:
TN-S:L1L2L3+PE(保护线)+N(中性线)
TN-C:L1L2L3+PEN(二者合一)
三相五线制有一种情况:
TN-C-S:L1L2L3+前半部PEN,后半部PE+N
具体如下: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
1、 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如果没有中性点(如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的一相接地,但该接地线不能用作PEN线。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为了在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及TN-C-S。
1、 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但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因此,我国《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在1、10区爆炸危险环境中不能采用TN-C系统。同时由于PEN线在同一建筑物内往往相互有电气连接,当PEN线断线或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将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这时可能扩大事故范围。
2、 在TN-S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分开,具有TN-C系统的优点,但价格较贵。由于正常情况下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带电位,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在民用建筑中,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极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但TN-S系统仍不能解决相线对大地适中引起电压升高和对地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
3、 在TN-C-S系统中,PEN线自A点起分为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了防止分开后的PE线与N线混淆,应按国标GB7947-87的规定,给PE线和PEN线涂以黄绿相间的色标,给N线涂以浅蓝色色标。PEN自分开后,PE线与N线不能再合并,否则将丧失分开后形成的TN-S系统的特点。
TN-C-S是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在工矿企业中,对电位敏感的电气设备往往设置在线路未端,而线路前端大多数为固定设备,因此,到了线咱未端改为TN-S系统十分不利。在民用建筑中,电源线咱采用TN-C系统,进入建筑物内改为TN-S系统。这种系统,线路结构简单又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水平。在电源侧的PEN线上难免有一定的电压降,但对工矿企业的固定设备及作为民用建筑的电源线都没有影响,PEN分开后即有专用的保护线,可以确保TN-S所具有的特点。

回答3:

三相四线制:相线A、B、C,保护零线PEN,PEN线上有工作电流通过,PEN在进入用电建筑物处要做重复接地;
三相五线制:相线A、B、C,零线N,保护接地线PE,N线有工作电流通过,PE线平时无电流(仅在出现对地漏电或短路时有故障电流);
前者属于TN-C接地系统,后者属于TN-S接地系统。
如今我国民用建筑的配电方式采用后者。

回答4:

三相四线制就是动力负载和照明负载共用-根零线。三相五线是动力照明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