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1、卫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2、宋国
离开卫国后,孔子刚到宋国,刚在一棵树下演礼,宋国权臣司马桓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无奈,孔子离开了宋国。
3、齐国
到齐国后,齐国的国君并没有采纳孔子的施政纲要,孔子觉得自己的政治本领得不到施展,于是离开齐国,周游列国。
4、陈国
孔子到陈国后,陈国公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 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
5、蔡国
孔子迁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前来救陈,军队驻扎在城父(楚邑,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楚国就派了专人来聘请孔子。于是孔子离开蔡国前去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