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最终联合邻国乌干达军队,所以才可以打败胡图族人,成功夺取政权。
卢旺达爱国阵线与邻国乌干达的军队反攻进入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击败了胡图族政府。200万胡图族人,其中一些屠杀参与者,由于害怕遭到图西族报复,逃到邻国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数千人由于霍乱和痢疾死于难民营。
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
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扩展资料:
卢旺达大屠杀:
胡图和图西两族分别占卢旺达全国人口的85%和14%,前者讲法语,以农耕为生;后者讲英语和斯瓦希利语,从事游牧业。1994年4月,卢旺达的胡图族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和布隆迪总统一起乘坐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机场上空被击毁,两位总统双双遇难。
从此,卢旺达爆发了长达4个月的大屠杀和武装冲突。根据国际红十字会估算,在短短100多天里,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有近80万人被杀,400万人无家可归。
其中200万人逃往国外,酿成了世纪罕见的灾难。这次仇杀的被害者大多为图西族人,不仅如此,胡图族屠杀者对主张民族和解的本民族同胞同样滥杀。
此前20年时间,两族间就曾发生过3次较大的武装冲突(1959年、1963年和1973年)。卢旺达邻国布隆迪的民族问题也与其相似,胡图族与图西族分别占全国人口的85%和13%,两族间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军事政变,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沦为难民。
卢旺达大多数刽子手使用的杀人凶器不是枪炮也不是毒气,而是他们在田间劳作时所用的砍刀、木棍、锄头或其它农用工具。
在沦为欧洲国家殖民统治那段时期,图西族人由于肤色较浅,外表接近欧洲人或白种人,因此被殖民政府认定其人种优于胡图族人,并借助他们来进行间接统治。在卢旺达和布隆迪独立之际,胡图族人开始通过抗争来推翻图西族人的控制,并取得统治权。小规模的暴力逐渐升级成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冤冤相报、终无宁日的屠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