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化能是决定反应速度的内在因素,活化能越高,反应速度越低(原因是活化能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越低,单位时间内能发生反应的分子数越少),反之亦然。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能量值的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升高温度时,反应体系分子的平均能量提高,而活化能则基本不变(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宽时,活化能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则许多非活化分子变成了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了,反应速度便会加快。活化能越大的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对温度的变化越敏感。对于吸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升高温度,正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比逆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更明显,则正反应速度比逆反应速度增加倍数更大,从而导致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顺说明一下勒夏特列原理发现时是一个经验总结,但热力学出现之后,发现勒夏特列原理其实是热力学原理的必然结果)。
2.关于“对于平衡的体系,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变了啊?为什么反应会移动?”的回答: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存在关系浓度商(Q)= 平衡常数(K)。当反应体系物质浓度改变时,如果改变后 Q = K 关系仍存在,则平衡将不发生移动,若改变后 Q ≠ K,则反应将发生移动,直到重新达到 Q = K 的状态(平衡态)。
3.压强的影响的确属于浓度因素的范畴,只不过①用压强来表示浓度(压强与浓度之间存在牵联关系)②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意义。所以压力变化对平衡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不过对气体反应而言,有时压力数据比浓度更易测得,所以通常压力常数用得更多。所以可以认为影响平衡外部因素有两个——温度和浓度。
回答你2 压强 的改变有两种 一种是体积可变得容器 改变里容器体积 增大或者减小 就改变了浓度二是容器体积一定冲入了别的物质,反应物 或者无关反应前者改变了浓度后者没有 你自己分析一下我只能给你个放向 我很久没碰化学课了 O(∩_∩)O哈! 你不要局限于那个原理做题 你找本 带详细解释的参考书看看对你i的理解会更好
1.感觉你的对于活化能方面的解释是错误的,从没见过这样表述“吸热反应反而比放热反应更难获得所需的活化能”。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对于正反应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
2.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稍微复杂,有恒容条件下、恒压条件下,冲入反应物气体、稀有气体之分。主要看浓度变化没有。
3.可以这样理解吧,别忘了勒夏特列原理还有催化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