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增值税转型是按照“进项税额”的扣除方式,增值税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只允许扣除购入的原材料所含的税金,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二是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内,所含税金都允许扣除。通常把前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后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就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金中抵扣。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增加企业购置成本,抑制了对机器设备的投资。“消费型增值税”,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内,所含税金都允许扣除,鼓励对制造业固定资产的投资。
增值税转型直接影响到整个制造业。制造业包括除采掘业、公用业(电、煤气、自来水)以外的所有30多个行业,占GDP5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和命脉。在同样生产经营条件下,通过增值税转型能够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经测算,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每年相当于减税1000亿以上。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有直接相关性,可以减少税收上缴额度、提高利润水平和偿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值税转型也是提振股市的一大利好。同时,增值税转型不是临时性的优惠政策,而是长期存续的税收制度。
总之,增值税转型是力度大、影响广、长期存续的利好。对于提振经济、股市和民众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以下回答来自于北京诚力财务代理
营改增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营改增”可以说是一项减税的政策。上海财税部门的数据称,截至6月15日申报期结束,上海大约九成试点纳税人税负降低。但上海“营改增”试点中也出现了部分企业税负上升的现象,却让新一轮试点城市的企业感到忧心。从“营改增”试点内容来看,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非常明显,试点方案规定销售额500万作为分界点,销售额小于500万的企业可以选择做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旦划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就从原来营业税的5%,降为增值税简易征收的税率3%,税负下降超过40%。
尽管改征增值税后,试点企业能够抵扣外购产品与服务所含税款,起到减税作用,但不同企业由于外购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与比例不同,所以减税程度也有较大差异。“企业税收负担的最终变化情况,取决于减税效应和增税效应两者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净效应。”
增值税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减少重复征入时问题,也就是生产资料不再征税。
这个问题太大,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从网上可以看看相关政策。从大的说,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从小的说,公平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