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卫星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法是让功能失灵的卫星减速,让它们回落地球,并在再入过程中在大气中燃尽。另一种方法是将功能失灵的卫星推入更高的轨道,这样就可以远离其它正常卫星而绕行地球上百年。
当准备处理那些即将报废的近距离绕行地球的卫星时,太空工程师们稍微改变它们的轨道,让它们进入一个更低高度的轨道(在完成任务之后依旧)绕行25年以上之后重返地球,并在这个再入过程中在大气层中燃尽。这就是人造卫星的“25年法则”
扩展资料
北斗卫星“三步走”战略
1、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2、建设北斗二号系统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
3、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墓地轨道:如何处理报废后的人造卫星?
进入废弃卫星轨道或者直接坠入大气层。
都被当做反卫星武器的目标靶揍下来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