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的水量被称为拌合水,是按照配合比中的水灰比(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计算得出的。拌合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化合水,另一部分是自由水。化合水是水泥进行水化作用时所必需的水,要有足够的化合水才能保证水泥颗粒的充分水解及水化,生成结晶和凝胶,但这部分用水量是比较少的,一般仅占拌合水的四分之一。其余的水称为自由水,自由水完全是为了满足操作的要求,即为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而多加入的水分。
化合水与水泥矿物质颗粒形成晶体和凝胶,将永存在混凝土内。而自由水却随着混凝土的养护和硬化过程逐渐蒸发,在混凝土内形成空隙,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及强度。混凝土中的自由水越多,混凝土的密实度越差,强度也就越低。因此,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应在保证必要工作度(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控制)条件下,达到最小的用水量。如果为操作省力,拌制“稀软”的混凝土,搅拌时多加水或者在已拌制好的混凝土内再加水,势必增加混凝土内的空隙率,影响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水泥用量,才能保证规定的水灰比,但是这就造成水泥的浪费。所以,在混凝土规范里,通过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规定了不能任意向混凝土里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