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保温措施有多种:
1、蓄热法养护:当气温不太低时,应优先采用蓄热法施工。蓄热法养护是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进行加热然后搅拌,在经过运输、振捣后仍具有一定温度,浇筑后的混凝土周围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蓄热法施工,宜选用强度较高、水化热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同时选用导热系数小、价廉耐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敷设后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的边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连接处,为避免热量的传导损失,必要时应采取局部加热措施。
2、综合蓄热法养护:适用于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一10℃或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一16℃的条件下施工。综合蓄热养护法是在蓄热法工艺的基础上,在混凝土中掺人防冻剂,以延长硬化时间和提高抗冻害能力。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有少量的防冻剂,原材料预先加热,搅拌站和运输工具都要适当保温,拌合物浇筑后的温度一般须达到10℃以上,当构件的断面尺寸小于300mm时须达到13℃以上。 采用蓄热法养护应进行热工计算。
3、覆盖式养护:在混凝土成型、表面搓平后,覆盖一层透明的或黑色塑料薄膜(厚0.12~0.14mm),其上再盖一层气垫薄膜(气泡朝下)。塑料薄膜应采用耐老化的,接缝应采用热粘合。覆盖时应紧贴四周,用砂袋或其他重物压紧盖严,防止被风吹开。塑料薄膜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4、暖棚法养护:对于混凝土量较多的地下工程,日平均气温大于一10℃时可采用暖棚法养护。暖棚法养护是在建筑物或构件周围搭起大棚,通过人工加热使棚内空气保持正温,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均在棚内进行。暖棚通常以脚手材料(钢管或木杆)为骨架,用塑料薄膜或帆布围护。塑料薄膜可使用厚度大于0.1mm的聚乙烯薄膜,也可使用以聚丙烯编织布和聚丙烯薄膜复合而成的复合布。塑料薄膜不仅重量轻,而且透光,白天不需要人工照明,吸收太阳能后还能提高棚内温度。加热用的能源一般为煤或焦炭,也可使用以电、燃气、煤油或蒸汽为能源的热风机或散热器。
5、电热毯养护法:当日平均气温低于一10℃时可采用电热毯养护。电热毯由四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夹以电阻丝制成。制作时先将0.6mm铁铬铝合金电阻丝在适当直径的石棉绳上缠绕成螺旋状,按蛇形线路铺设在玻璃纤维布上,电阻丝之间的档距要均匀,转角处避免死弯,经缝合固定。电热毯的尺寸根据需要而定。电热毯外宜覆盖岩棉被作为保温材料。
一般来讲,混凝土冬季施工是需要添加防冻剂的(气温低于零下2度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
混凝土中加防冻剂早强剂等做好混凝土运输中的保温以及施工中相应的保温措施,打完混凝土用保温被覆盖起来防止冻伤——海元保温被
混凝土混凝土用保温被于种工程建设时的混凝土设施与需保温设施的防寒防冻用途,是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桥梁建设、混凝土设施、其它需保温防冻设施的专用设备。特点: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佳,尤其在温差变化大时较为突出 、防潮性能好;有良好的拉伸性和搞压性;使用方便、施工简单、有适宜的外形尺寸;无味无毒。 施工保温被以其低廉的价格、适中的重量、较长的使用寿命、可重复使用的特性获得了工程保温市场的全面认可。
蒸汽养护法、蓄热法、综合蓄热法、暖棚法等等,冬季施工规范有详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