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卫青和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还用谁攻打匈奴??

2025-04-03 23:50: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他们之后还有两位较为有名的将军
赵充国
卫青和霍去病远征匈奴成功之后,匈奴便已如强弩之末。然而就算如此,由于汉武帝晚年昏庸,使得后期几次征战匈奴,汉军皆是无功而返。天汉二年,赵充国跟随李广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军团团包围,赵充国与百余壮士带头突围,李广利率部紧跟其后,这才使得汉军得以突围,此战过后,汉武帝封赵充国为车骑将军长史。汉武帝后期,抗击匈奴基本由李广利主导,使得赵充国英雄无用武之地。汉武帝死后,赵充国才被委以重任。赵充国用兵向来谨慎,“百闻不如一见”便是出自他口,认为用兵要亲到现场才能制定策略。赵充国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攻羌族时,面对羌族与匈奴的联合,赵充国从中挑拨二者的关系,使匈奴对羌族被围坐视不管,从而各个击破。战后面对来降的外族,赵充国又提出以“屯田”来解决羌患,使边境得到安定。相对前面三位战时的传奇人物,赵充国的怀柔政策注定了他将不如前面三位那样有知名度。但赵充国一生为抗击匈奴做出的贡献,也使得他得以善终。
李广利,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

回答2:

这两位爷在的时候就已经把匈奴打到漠北了,害得人家匈奴都分裂了,一部分归顺了汉朝,一部分西迁。
当然,也有不这么看的,说“漠北之战”虽然是重创了匈奴,但并没有完全使匈奴趴下,我们来看史料,并非如此。公元前99年,汉朝以李广利为将再次大举进攻匈奴,结果未能获胜,损伤比例达到70%。李陵的投降(此事导致司马迁被阉)和赵充国的崛起都是此役。从战斗过程可以看到,这时仅围攻李陵的匈奴骑兵就有8万人。由此可见,匈奴即使在漠北之战中受伤,也决不致命,而且依然是汉朝的重要威胁。(见《汉书》中赵充国和李陵的传)
汉武死后,汉朝的主要边防将领就是赵充国。《汉书.赵充国传》中记载,公元70年左右匈奴发大军10余万骑和赵充国“四万骑”对峙。
如果一定要说个名字的话,就是李广利,李陵,还有后来的赵充国啦。其实他们几个真的算不了的,因为汉武帝让卫霍二人打匈奴那么多年,把老底子也打得差不多了,所以漠北之战后,也就没有什么特大规模的对匈战争了。
我知道的都说了,可能不太详细,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