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琏 húliǎn
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比喻治国的才能
瑚琏(瑚琏)
(1).瑚、琏皆宗庙礼器。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论语·公冶长》:“ 子贡 问曰:‘ 赐 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魏书·李平传》:“实廊庙之瑚琏,社稷之桢干。”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念君瑚琏质,当今台阁宜。”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天生瑚琏材,裔出簪缨彦。”
(2).借指国家宝贵的人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司笾执豆 鲁 诸生,尽是瑚琏选。”
古代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比喻治国的才能。
1、瑚琏在《论语》中的意思是:用古代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来比喻治国的才能。
2、瑚琏,是宗庙盛黍稷即小米、黄米的。但是它绝非一般的盛食器,而是上至周王、诸侯,下至卿大夫,置于大堂之上、宗庙之中、黄泉之下,极为尊贵、超绝华美、实有大用,贮能裕养,因而可以和鼎相配而且同用,只是尊贵稍次并欲世代享有、须臾不离并永远留传的大宝礼器。
3、《论语》中,孔子说子贡像瑚琏一样。
孔子以瑚琏比子贡,是说子贡对于国家社稷,乃是大器、具有超才、足堪重用、贮可裕养,容重厚德。可见对子贡的评价之高之精之美之妙,在孔子获评的学生中堪称独一无二。
4、从记载子贡事迹的种种史料看,足以证明孔子的评价毫无虚言,而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例如《史记》分别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货殖列传》中为子贡大书特书,足见孔子对子贡的所评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