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5-02-24 05:24: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俗话说: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学校做为一个育人机构,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体。然而在学校的教育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那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在学生的学习初阶段始,通过不断持续的引导与深化而形成的。一年级做为一名儿童的学习阶段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期,学生的性格、思维已初具模式,且学生同时也具有年龄小毅志力不强、自制力、持久性差的特点,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力强、对于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因此在低年级的学生教育中,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通过一年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到课堂来进行学习,但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怎样灌输和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当务之急。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务必要抓好学生的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教师进入课堂开始进行学生的纪律管理。通过上课、起立来引导和集中学生的精神与注意力。然后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通过语言和各种身体语言的引导与管理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走神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比如:学生坐久了,脚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在凳子横杆上,这时我就会提醒学生,上课应该把手和脚怎样放呀?从而改正学习上课的不良习惯。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将学生的课堂纪律抓好学生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认真地授课,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加强学生写字姿势的三个一要求。
通过我们学校的初步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坐姿方面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或不当,在执笔方面有百分之二十不当。这就充分地表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的管理与要求;二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学习或克制自己。从而造成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的重要措施。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坐姿,学生在写字时就会歪头、斜肩、驼背,时间一久就会造成脊椎弯曲和近视。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要从低年级开始进行抓起,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同时让学生记住《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在实际教学中我第一、采用直观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以身示范,让学生从直观上去感悟。平时教师在写字的过程中要坐直,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做到以身示范的作用。第二、重点辅导个别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群体,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用行动、用心、用爱去引导和感染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关怀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三重视学生不良行为的反复现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非一学就会,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教师要不厌其烦,给予耐心及时的帮助。本子放歪了,敲敲桌子;趴得太近了,摸摸脑袋。这样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第四重视作业前姿势点评,即每次作业前让学生摆好书写姿势,教师满意后再进行书写,使学生从中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通过日常的长时间的学习写字训练的强化与引导,从而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做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应当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方式来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比如在一年级语文识字一,课文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教学时是春天的季节,让学生自主地说一说我们周围的景色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发言,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引入学习课文,这样通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观察来结合课文学习,使课文的抽象化变为学生的直观化,使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以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如在玩中学,以游戏融入课堂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充分地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来表演小燕子、麻雀、小黄鹂和小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课文。第三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教学中充分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比如学生一次读书的进步,一次写字的进步,一次的课堂积极发言等等,我都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平等和谐下的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与学生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天真无邪、富有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中应当细心地发现充满儿童天性的创造性语言,合理引导。宽容学生的表达不够连贯,语病百出的语言,巧妙引导,逐渐规范,教师应多以鼓励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建议,易于学生接受。这样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自主、大胆发言,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