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话真的是数不胜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神话本来就有自己的体系,整理神话要从神话的要素入手。
关于神话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话也除了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还包括民间传说以及道教仙话,我曾经试图把封神,西游,和上古神话统归起来,而我找到的就是所谓的创始元灵之类的杜撰,而很明显,这对我们认识神话的真相毫无帮助。
神是人创造的,神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依附于它产生的环境。神的职责是庇护人,有的神庇护特定族群的人,有的神庇护特定区域的人。特定区域的神很常见,最有代表性的土地山神。
列举的那个系统我也看到过,十分的不赞同,更像是“仙话”而非“神话”。神话是仙话产生的基础,许多仙话人物都是改造于神话。道教仙话是一个极富等级制度的体系,这样成熟而完备的体系是人间皇权政治在天空的投影。
中国除了主流的神的体系,蒙古民族还有长生天的信仰。一个普遍的规律是,游牧民族一般是一神论。这片土地上也居住过不同的民族,最终他们的神和他们的人民一同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我们古人从来不为神服务,而是让神为自己服务的。中国神话越来越复杂,线索越来越多,往往自成一个小小的体系。
我始终认为神话是历史的同位体,因此要区分族群传说的神话和个人的臆想,一些前辈大家以他们雄奇的想象力编织了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但是这样的作品却会成为我们认识真实神话的障碍,比如许仲琳,比如吴承恩,虽然他们的创作都基于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形象,但是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注入其中,这已经不是神话了,这些作品折射的也是作者身处的那个时代。神话绝对不是没有显示根据的,否则也就太飘渺了,神话和人间的纽带就在于传说神话的人,或者说族群。传说是文字之前的历史,是先民记叙流传历史的唯一方式,这种方式甚至可以见诸于《史记》,我们知道太史公为了写史记足迹遍及南北,一则考察实地,二则“道听途说”。
关于神话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话也除了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还包括民间传说以及道教仙话,而袁珂先生也持此种观点,但是,我并不十分认同广义神话的观点,相反随着时代变迁,神话的脉络更偏离了创立时的本来面目,作为一个“历史神话主义者”,我更偏向于狭义的神话。因此,我是不赞同把后代的创作作为我们研究神话的重点,之前我也曾经到处搜刮材料,试图把封神,西游,和上古神话统归起来,而我找到的就是所谓的创始元灵之类的杜撰,而很明显,这对我们认识神话的真相毫无帮助,这样的“神话”充满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色彩,而没有丝毫价值的历史性。
列举的那个系统我也看到过,十分的不赞同,更像是“仙话”而非“神话”。神话是仙话产生的基础,许多仙话人物都是改造于神话。道教仙话是一个极富等级制度的体系,这样成熟而完备的体系是人间皇权政治在天空的投影。
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很多,我们从小就被各种神话故事影响到大。经过不断的发展,神话故事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了。
神话故事的来源
所有神话传说都来自于各种笔记,诗文,散文,个人著述等等的片段,包括《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三五历记》《帝王世纪》等等。
中国神话,现在按入门研究,一般分为这四个体系:
1、先秦神系、
甲骨文神鬼部分的研究论文、先秦诸子著作、《山海经》、《归藏》等等。先秦神话以商周时的诸神为主。商代诸神,看甲骨文卜辞即可,很成体系。以商代的“帝”为首,“帝”统治着商代众神。周代诸神以六国体系的划分法来看,这时期的神很多。
2、道教神系
道教已经很成体系。以三清、四御的诸神为首。
3、国祀神系、
历代朝廷祭祀的诸神,也是一个比较严密的体系了。看历代官方史书,将历代祭祀部分统计下来。这个体系,以昊天上帝为首。昊天上帝也是从先秦周代就有的神。昊天上帝统领五色帝、日月星辰等天神。后土皇地祗统领山川等地祗。
4、民间神系。
这个体系以玉皇大帝为首,家族式的神主要有玉皇家族(玉帝和他的妹妹外甥等),李天王一家。其他有什么太白金星、四大天王等民间常见的神。
总结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神话故事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后人不断演绎和完善归类,已经逐渐成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