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荆轲的颁奖词如何写?

2025-02-23 11:54: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颁奖词:

一、荆轲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刺杀秦王,让你流芳千古;为报知遇,流逝最后英魂,左思赞“虽无壮士节,重之若千斤”,贾岛扬“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二、你,千古一侠;你,惊天动地;你,披肝沥胆。可你曾真正明了历史的趋势历史的发展。

壮哉荆轲君,悲哉荆轲君。的确,你与关云长的英名大义,是千古世人所敬仰的,但你们仰慕圣贤而效法,执利刃而赴大命,却都忘记了自身的致命缺憾,岂不可悲可叹也。

三、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史上最佳勇敢奖获得者---荆轲。他以一己之微驱,触强秦之逆离。

怀一腔热血,为一大事,千里而来。心有天下苍生,泪撒知己胸怀。虽不成功,亦可成仁。

荆轲简介

1、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

2、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

3、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4、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

5、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6、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8、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回答2:

荆轲,刺杀秦王,让你流芳千古;为报知遇,流逝最后英魂。

更多例子:

1,刺杀秦王,让你流芳千古;为报知遇,流逝最后英魂,左思赞“虽无壮士节,重之若千斤”,贾岛扬“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2,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3,明知此去结果是必然的,可他仍然选择了去搏一搏,因为这是挽救国家最好的办法了,他热爱国家,他甘愿用生命做赌注去挽救国家的命运。只是,他赌输了,但他输的大义凛然。 秦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荆轲是输给了历史的必然。

4,人生如梦,短暂如梦,梦断终化成空;

人生如歌,旋律如歌,歌停终做伤;

生命固然可贵,但为了心中的信念是可以放弃的,因为,人的生命就是因为心中的信念而格外精彩!

回答3:

荆轲: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在那烽火连天的乱世,活着早已身不由己。在那战乱不绝的年代,慷慨赴义早已成了一种奢侈。当拯民于水火的大义发出召唤时,萧瑟的寒风响彻整个征途,冰寒的易水送别你冲天的豪言壮语。等待我们的只有你图穷匕见的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吟此诗句,吾可见太子丹、高渐离“皆白衣冠”为荆轲君送行,亦可见荆轲君刺秦王未遂,喋血秦廷箕踞而骂,惨烈之至! 

壮哉荆轲君,悲哉荆轲君。叩问天之苍苍,地之茫茫,堂堂荆轲君,你凛凛一躯,盖世英豪,剑行天下,无人可敌,为何身置秦廷而虎威泯然,掷出匕首而误中于柱?燕太子丹泣涕相托,樊於期以人头相助,盼的是你铁肩担大义,利刃灭秦王,力挽燕之大厦之欲倾,而你却殒命于秦,为天下武林侠客所耻笑呢? 

千古悠悠,思之悠悠。有人猜测你身临秦廷而惧了天威,有人猜测你掷出匕首方才想到秦王一统天下乃天命所在,你不肯逆天命而为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今目睹了“老鹰与乌鸦”的哲理童话,我懂得了,千载推测皆否也,皆谬也。大凡世俗平民,抑或英雄豪杰,要效法他人之伟业,成就自身之辉煌,必先审视自身之才德,之素质,之方寸身心,如若盲目而行,则必以失败而告终。 

诚然,荆轲君,若论长剑短刃,你本所向无敌;若论深谋妙策,你亦周密审慎;若论临阵胆略,你当然无所畏惧。以此而论,你若去杀什么强盗贼寇,亦必如探囊取物,但你这次偏偏要刺杀的是秦王赢政,这与你就万万不宜了。遥想荆君当年,你与太子丹、秦王赢政曾经焚香结拜,是为金兰之盟,身为将朋友之信义看作大于天的荆轲君,即使你出于一时义愤,受命于人,而当真的行至秦廷,掷出血刃,你能心旌不摇,手臂不颤吗?你能活生生地刺穿赢政,看着朋友的鲜血汩汩而淌吗?不能,绝对不能! 

试想,在那图穷匕现的一刹那,你的眼前,你的耳畔,会有秦王铁蹄践踏的冤魂呻吟,有“要离之刺庆忌,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侠客先贤的仰天怒吼,但亦必有你与秦王赢政金兰结拜的铮铮盟誓;有太子丹泣涕再拜、樊於期剑割头颅的画面回映,亦必有你与赢政嬉戏山林,饥餐麇鹿肉,渴饮一瓢水的友情欢歌。因此,当你真的血刃秦王时,你的眼睛迷离了,你的匕首迷离了。遗憾的是,赢政却是虎狼之君,无义之徒,此君是挺得出血刃的,于是你的悲剧也就帷幕大开了。 

壮哉荆轲君,悲哉荆轲君。历史轮回,无独有偶。几百年后,赤壁之战,曹操兵败逃命,诸葛亮算定曹操必亡走华容,便派将截杀。此时大刀关羽主动请缨,意欲效法韩信垓下拎回霸王首级,立斩曹贼,并血指立下军令状。然而当他真的与曹操狭路相逢时,关羽的一把青龙偃月刀却为曹操闪出了逃路。可关羽回得大帐,则险些被推出斩首,岂不悲哉!试问,关羽乃一世豪杰却辱没了天下之大任,何哉?亦是由于一个“义”字。想那曹操曾有恩于关羽,关羽的大义青龙刀是杀不了曹操的。 

壮哉荆轲君,悲哉荆轲君。的确,你与关云长的英名大义,是千古世人所敬仰的,但你们仰慕圣贤而效法,执利刃而赴大命,却都忘记了自身的致命缺憾,岂不可悲可叹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荆轲君世之鉴! 

荆轲君,吾辈敬您爱您,亦扼腕痛惜于您。呜呼哀哉,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