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优质稻谷的前提是正确选择优质稻品种,即综合考虑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优质四条原则。选择外观品质、碾米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都符合优质米标准,以及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此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品种的生育期必须适宜。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下降。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积温和气候变化规律,使灌浆结实期处于最佳环境条件下。如果选择的品种在高温下成熟,会使垩白米增加。在不能及时收获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更多的裂纹米。如果选择的品种生育期过长,不能保证安全成熟,会使整精米率和食味下降。北方粳稻生育期短,低温冷害发生比较频繁,尤其要选择确保安全成熟的优质品种。
(2)生产不同的优质米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生产一般优质米时,除考虑品种的米质外,还要兼顾品种的产量性状,选择产量潜力高的品种。如果生产绿色食品大米,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因此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生产有机食品大米,就要选择高光效、分蘖力强和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
(3)同时要考虑稻米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由于地域饮食习惯不同对稻米的要求也不同,如我国北方和日本市场喜欢食感偏软短粒米品种,南方市场偏爱中粒或长粒的粳稻品种,东南亚国家则要求米的胀性好。而且,市场对稻米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4)要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品种。这类品种生产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