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成矿省特征

2025-04-16 02:17: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矿床孕育于其形成的地质环境,在地壳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区域成矿特征上,往往表现在一定的矿床类型和矿床组合趋向于在地壳局部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产出,它们的空间分布经常与相应尺度的地质构造单元吻合一致。这种由一种或多种特定的金属矿床类型组合,在地壳局部几百至几千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的区域(区或带),被定义为金属成矿省(Robert等,1983)。在金属成矿省内的某一特定地质构造环境,在相对短的地质时期内(最好在10~20 Ma或更短时期)形成一种或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由这些矿床分布范围所确定的区域称之为金属成矿带(区)(Robert等,1983)。

西昆仑造山带处于塔里木地块(华北板块)、羌塘地块(华南板块)和印度板块交界地带,向西延至原苏联吉萨尔-北帕米尔华力西褶皱山带,向东与东昆仑-阿尔金造山带相连。受不同板块长期相互作用的影响,造山带形成了独特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导致多种金属矿床类型产出。尽管迄今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程度仍然很低,但业已证明,造山带经历了从新太古代至现代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类型的金属矿床。这些金属矿床具有多类型、多期次、多成因的成矿特征。矿床的产出已经构成一个由多种矿床类型组成的金属成矿省。在金属成矿省之内,某些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类型和矿床组合往往在一定的地质时期、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集中产出,它们的产出和分布,构成了不同的金属成矿带。

基于对造山带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见第一章),根据已知矿床类型的产出和分布特征,将二级地质构造单元作为一级成矿带划分的依据。在一级成矿带内,根据矿床类型、矿床组合、区域分布、成矿时代及矿床堆积环境等特征,进一步划分出二级成矿亚带。

对于成矿带的命名,采用地理名称或典型矿床产地名称+矿种命名。关于成矿带的描述,若成矿带内的矿床至少有一个已经过了矿床普查或勘探,并计算了矿床储量,则称其为成矿带;若仅有经过路线地质调查发现的某些矿化点或仅经过地质评价认为具有较好成矿远景的地带,则称其为矿化带。

在此原则基础之上,西昆仑金属成矿省被进一步划分出 5 个一级成矿带、11 个成矿亚带(表2-1、图2-1)。

图2-1 西昆仑金属成矿省区域成矿带划分示意图

表2-1 西昆仑金属成矿省成矿带的划分及特征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