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反雷达导弹,是美国军队1964年装备的“百舌鸟”agm-45a。美国也是研制和装备反雷达导弹最多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装备了“标准”agm-78、80年代初装备了“高速反雷达导弹”agm-88a;英、法联合研制的“战槌”as.37反雷达导弹于7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法国研制的“阿玛特”反雷达导弹于8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苏联研制的as-5、as-9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部队。除上述空地反雷达导弹外,美国还研制了舰舰、空空等类型的反雷达导弹。
反雷达导弹曾用于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等,主要攻击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和高射炮瞄准雷达,取得了明显战果。它与其他攻击武器配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反雷达导弹正向着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导引头性能,增大射程、速度、威力和攻击多种电磁辐射源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电子对抗中,它将成为对付陆、海、空各种配有雷达的军事目标的主要武器之一。
作战使命
空地反雷达导弹主要用于攻击警戒雷达网、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炮瞄雷达和舰载雷达。攻击目标通常是预先选定的。
性能特点
反雷达导弹飞行速度高(2~3倍音速),射程比较远(20~60千米),能在遭敌防空导弹攻击前,抢先摧毁敌方雷达。
反辐射导弹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由于采用了新的信号处理技术,第三代反雷达导弹对雷达频率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结构紧凑、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大大提高。不仅能从雷达的主波瓣实施攻击,而且可以从雷达的副瓣和背瓣进行攻击。
典型型号
最早的反雷达导弹,是美国1964年装备的“百舌鸟”导弹。随后,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装备了“标准反辐射导弹”;80年代又装备了“高速反雷达导弹”。苏、法、英等国也研制和装备了反雷达导弹。
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反雷达导弹作为一种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同红外、激光制导相结合,正向着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导引头性能,增大射程、威力和攻击多种电磁辐射源的方向发展。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研究对付预警机的反辐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