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提出"民族精神"的概念的人是谁?

2025-04-24 20:53: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扩展资料: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传统,努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时代精神结合,积极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面向时代的一种创造,是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创造全员教育的环境和各方面团结协作的整体氛围。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还需要各部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4、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本身具有接受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出学生的这种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化为对活动的主动参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回答2:

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话语,由西方学者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我国有学者认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是最早论述民族精神的学者。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这里的“一般的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一般的精神,即“民族精神”。3英国思想史学家以赛亚·伯林说:“民族精神这个词是赫尔德发明的,把德国哲学家和诗人赫尔德称为‘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民族精神之父’。”4因为赫尔德在其1774年出版的《另一种历史哲学》一书中,从一般的人类精神引申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所以是他最先表达了这一概念。

回答3:

第一个提出"民族精神"的概念的人是
赫尔德